即巿股評 | 2023-01-31 07:26
內地春節長假期結束,A股復市於兔年首日高開後反覆下行,各主要指數收市時升幅明顯縮窄。港股在期指結算日沽壓沉重,恒指尾段一度失守22000點,埋單報22069點,急挫619點;本輪反撲累漲逾8000點或55%,市場傾向獲利套現,靜候國際宏觀貨幣政策和微觀企業業績「超級周」的發展。
今個星期美英歐央行相繼議息,加上科網巨擘「三條A」(Apple、Amazon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去年第四季業績將揭盅,本港時間周四(2月2日)應是高潮所在。科企放榜或會為投資者帶來新啟示,各央媽決策則「睇頭有限」,事關首要敵人通脹難言擊退。
多國央行2022年展開報復性加息行動,打擊通脹成效初現,其中美國情況最顯著,聯儲局重視的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Core PCE),12月份按年升幅縮到4.4%,且連續3個月放慢。通脹見頂掉頭,市場憧憬局方毋須維持「鷹式」收水步伐,目前共識是2023年第一次議息會議後,加息幅度會由12月的0.5厘,「還原基本步」至0.25厘,更有分析提倡緊縮應「到此為止」。
然而,Core PCE距離聯儲局目標2%仍遠,據局方去年底預測,聯邦基準利率於2023年將達5.1厘,意味今次再加0.25厘後,尚有最少半厘的上調空間,現在政策轉向為時太早,局方或選擇模棱兩可取態,以免引發市場動盪。何況通脹即使確實觸頂,屬「倒V下跌」還是「高位橫行」,今年上半年都難見真章,原因有二。
首先,中國商貿逐步復常,代表後疫情時代環球供應鏈重組進入新階段,整體生產成本會否回到疫前低水平仍需觀望;再者,俄烏戰事對能源與糧食價格的衝擊猶在,兩項不受貨幣政策左右的因素持續發酵,將主導全球通脹走勢,估計需時數以月或年計,情況才會明朗化。另外,去年上半年高基數效應有機會使今年通脹數據大幅「改善」,真正方向最快下半年露端倪。
正因如此,聯儲局在這次議息時放鴿存風險,若被市場誤讀為重啟「寬鬆」,勢必減弱加息效果,一旦通脹反彈,就算只是居高不下而非破頂,局方應對亦會倍感棘手。爆疫後刺激政策太遲完結,令通脹一發不可收拾,有此前車之鑑,鷹派加息如果太早逆轉,尚未變成死灰的通脹隨時復燃。
附【圖】所示,英國及歐羅區通脹未像美國般見頂回落,並沒有條件放棄「鷹派加息」,尤其是經濟衰退風險略為降溫,央行更無必要預告收水減速。
換句話說,三大央媽本星期舉行今年首次議息會議,由於通脹壓力暫未完全化解,只能繼續加息,想效法加拿大釋出緊縮周期終結的明確訊號,恐怕要等下一兩次會議。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