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中國 | 2013-11-19 05:00

黎永良

三中全會與股市表現

何謂「三中全會」?中國共產黨每隔五年召開一屆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新一屆的中央委員會。該中央委員會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稱為「中國共產黨第某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簡稱「一中全會」,第二次會議稱為「二中全會」;「三中全會」就是代表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為何「三中全會」這麼引人注目?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確定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而使新中國踏上富強之路。從此以後,眾人都期望「三中全會」將會確立中國未來五年政治及經濟計劃的路徑,所以特別加以留意。

其實,「三中全會」召開後,與國內股市的短線起伏,不一定有必然的聯繫定律。同樣來看,香港股市的短線起伏,與「三中全會」也沒有特定規律性。就看前文所提及的2003年中香港SARS之後,國內實行個人遊政策,刺激香港的零售業及旅遊業,也帶旺其他行業,令香港重現生氣勃勃的繁榮景象,經濟逐漸恢復,港股也從2003年4月的8400 ,快速上升至2004年2月的13900。反觀十六屆三中全會於2003年10月召開,會議主要議題強調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從國內股市的表現看,會前會後的一個月大盤表現不佳,市場持續下跌,會後的一個月才有中型反彈走勢。其後,國內股市反覆向下走,2005年中才到底。2005年中至2007年的大牛市,除了外資覺得國內股市偏低而大舉入市外,國內股民的思路-股市投資可拉動經濟也有莫大的關係。

再看看其他「三中全會」:十四屆三中全會於1993年11月召開。會前國內股市處在持續下跌後的尋底階段,臨開會前半月上漲,會中、會後均上漲。會後的一個月,面臨較嚴重的通脹問題,股市開始深度下跌,持續時間差不多一年。十五屆三中全會於1998年10月召開,會前國內股市連續上漲,持續到會中、會後的一個月。此後的半年,面對當時經濟嚴重的通縮問題,國內股市反覆向下。十七屆三中全會於2008年10月召開,推出4萬億投資抗衡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從股市的表現看,會前、會後一個月股市都是反覆偏軟,但由於4萬億投資的強勁刺激,國內股市後來終出現反彈,形成了持續9個月的小牛市。

很明顯,過去20多年「三中全會」的召開和股市的漲跌並無必然定律,反而是會後的政策調整與宏觀經濟的表現,對國內和香港股市的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指導性。

前幾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公布,核心是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以及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其中市場關注的金融、國企、財稅等領域改革方案全部曝光,許多地方超出外界預期。這份《決定》連續引發國內和外界的熱烈討論。很多外國媒體都認為,這份全面改革的藍圖,是中國近10年來最具雄心的改革計劃,將使市場力量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發揮更大作用。相信很多外資也開始重新評估國內股市的投資價值。

由於篇幅所限,筆者不能多作分析,只可簡單地介紹下列受惠的板塊:內需(城鎮化/家電/節能汽車),內地保險(外資合作),科技(軟體和硬體),基建(鐵路和公路運輸),醫療(醫藥/儀器/醫改產品),潔淨能源(水力發電/風電/太陽能),兒童用品(奶粉/幼兒服裝/教育產品),證券公司(直通車/放寬國內外資金流動)。讀者不妨多留意短線國內股市的表現,成交金額,外資動向和國內股民的情緒,就可估計未來數月國內和香港股市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