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理財方案 | 2022-12-31 05:00

欲言不止 楊書健

【欲言不止】談「本多終勝」投資法

放大圖片

年輕一輩在論壇上的貼文,有時會笑某類投資者常常看錯巿,只是靠資金多,一直維持倉位直至股價回升,因此只是「本多終勝」。尤其是堅持己見,愈跌愈買,只要股票不破產,理論上總有回升的一天。這就像著名的賭大小理論:以一百元為注碼賭大小,第一注輸了後,第二注可以加倍成二百元,只要贏了最終獲利就是一百元。但這理論最危險的在乎每次翻倍,連輸幾注之後就變成了天文數字。一百元,加倍十次就是十萬元,二十次就是一百億元了。

股票巿場的加注速度較慢,不會一夜之間就需要原注碼的幾千倍來翻身。但是能夠做到本多終勝,仍需資金雄厚,現金流穩健。筆者幾年前開始在大學授課分開投資和融資,最近幾個月又在本欄寫融資策略,以及工作上的幾個在進行中的計劃,其實全部都圍繞在分析巿況及個股之外,如何建立機制保障投資結果,論證如何由財富自由達到機構化,其實追求的也許就是本多終勝。

「本多終勝」是日本戰國名將本多忠勝的諧音。本多忠勝是德川家康的名將,由織田、德川兩家初露鋒芒的桶狹間之役首次上陣,到中年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直到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受封將軍後,本多忠勝領有十萬石,是重要的譜代大名(按:沒有德川血統但長期親德川的大名就是譜代大名)。能夠買中了最後贏家,還在紛亂的年代做到全始全終,其實也不容易。

雖然是由諧音來的穿鑿附會,但買一隻股票而致富,也是價值投資者最希望做到的事。而且,本多家的子孫雖然有被減封,但要到了三百年後的明治維新,才隨着幕府制度消亡而完全退出政治舞台。如果投資能做到歷久不衰,由財務自由再變成慈善基金會,十代之後仍能為社會服務,也算是一大奇跡了。

暗指人經常看錯市

取笑人家「本多終勝」,潛台詞就是對方經常看錯巿,分析能力不足。當年織田信長評價本多忠勝,說他是「日本的張飛」,在戰場上勇猛無比。勇猛和魯莽只是一線之差,如果不單單在事後以成敗論,分別就戰略目標是否值得花人力物力爭奪。張飛在長板橋斷後是勇猛,是因為他在保護劉備;本多忠勝亦曾為德川家康殿後,阻擋武田軍的追擊。

在現代投資而言,不斬倉是對股票長期表現有信心,相信企業盈利最終可增長而刺激股價。勇敢是否有價值,就跟股票幾年後的前景直接掛鈎。願意為某一隻股票本多終勝,需要勇氣之外,更是信任該企業,將其視之為德川家康。

需勇氣及信任企業

當然,真正本多終勝,交易頻率不會多。大家都相信天道酬勤,但是工作或學業是多勞多得,投資卻未必如此。因此,本多終勝一族交易量少,長期表現卻不俗就看不通了。「呆若木雞」在現代語境是嚇到發愣,目瞪口呆的意思,但是該成語出自《莊子.達生》,一開始說某隻雄雞鬥雞時候表現穩重,像木雞一樣,不受敵方挑釁。等到敵雞圍得累了,在關鍵時候一啄一踢,就將對方擊倒。因此,這隻鬥雞在鬥雞場上長勝不敗。

有些股評人和KOL論股的時候講多錯多,甚至成為了「燈神」。但是觀察他們的生活,卻未見有什麼輸錢的跡象。也許多觀察他們在分析個股以外的說法,留意人家如何穩健持盤,就會明白他們也許是「燈」,卻更是「燈塔」,根基穩固,歷盡風浪也不倒。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