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3-10-23 06:00

市場洞察 譚慧敏

華府緩兵之計背後的投資啟示

隨著美國國會通過法案為政府提供資金,確保政府在2014年1月15日之前保持運作,並將債務上限期限延長至2月7日,歷時16天的政府暫停運作事件終告一段落。雖然民眾可能仍對華府的緩兵之計感到不滿,但無論如何,今次的鬧劇仍能為大家帶來數個投資啟示。

首先,儘管許多市場評論人士嘲諷今次國會決議案不過是迴避問題,而且該方案僅為政府提供直至明年1月中旬的資金,但民調顯示共和黨支持率在今次事件後遭受打擊,對於政府暫停運作,民眾認為共和黨的過錯大於民主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將在明年舉行,相信很多眾議院及參議院議員可能不願在選舉年重蹈覆轍;假設兩黨屆時能避免政府再次暫停運作,他們將很可能決定進一步延長債務上限期限至2014年中期選舉之後。

其次,儘管華府持續上演政治博弈,但過程中兩黨亦必須互相作出一些妥協,無形中逐步減輕了美國的財政問題。相對兩大政黨在2011年對債務上限爭持不下的情況,當時美國經濟情況更為疲弱,預算狀況更加嚴峻。2011財年的預算赤字佔本地生產總值8.4%,而目前我們預計2013財年預算赤字佔本地生產總值3.9%,且現時正朝著一個債務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開始下降的方向發展,故此兩者差別極大。

第三,政府暫停運作為本來已經十分傾向於鴿派的聯儲局提供了藉口,可能令其於10月30日的會議上進一步推遲實施退市計劃,並順理成章地延至1月份會議(並需要在制訂一個新的臨時撥款法案後),方會開始為其快速擴張的資產負債表制訂縮減計劃。

最後,標準普爾預計政府暫停運作可能導致美國經濟產出損失240億美元。不過,此項估計並不可信。政府暫停運作所產生的主要影響乃來自消費者及企業心理受到間接衝擊,而這些影響實在極難衡量。然而,當地財富增加的滯後效應、環球經濟持續改善、財政拖累等因素逐漸減少,加上大量被抑制的需求,將在危機之後再次發揮作用。

美國經濟仍然需要稅務及福利改革,不僅可以處理赤字問題,同時可提高經濟的長遠生產能力。投資者有充分理由懷疑決策者能否在當中發揮應有作用。然而,美國經濟過往的表現證明,即使美國官員對經濟管理失當,但當地經濟最終仍有能力重回軌道;而美國經濟良好的前景將於2014年延續,推動經濟產出增長、股價上升及利率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