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3-10-16 05:00

市場洞察 譚慧敏

亞洲不存在結構性問題

亞洲股市在第三季大幅波動,主要由於美國債券孳息率急升,加上聯儲局計劃退市引起環球流動性收緊憂慮,令國際投資者變得高度謹慎。

我們認為,投資者現時應保持耐性,避免作出恐慌性拋售;因為亞洲的經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周期性、而非結構性問題。再者,一些受直接影響較小的亞洲市場例如南韓及台灣,在這波動時期仍表現堅穩,甚至中國股市亦開始受到經濟數據改善的刺激而回升。

如果我們審視今天的亞洲經濟,會發現大部分國家已擁有更靈活的匯率、更高的外匯儲備、更低的外部債務及更穩健的企業資產負債表;這顯示區內不存在結構性問題,而亞太地區內部爆發重大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很低。

儘管在過去10年中,亞洲各地經濟與中國的區內貿易大增,但其實亞洲供應鏈依然十分依賴歐美終端用戶的需求,而中國仍然主要從事產品的最後組裝及包裝。換句話說,歐美需求仍是亞洲出口的主要推動力。

近日,市場已有初步跡象顯示,低迷的亞洲出口可望出現復蘇。最近幾個月,美國採購經理指數表現遠勝預期,大幅上升至50點門檻之上,顯示經濟處於擴張狀態。回顧歷史,亞洲與美國最緊密的周期性聯繫之一,就是出口總值與美國採購經理指數之間的聯繫;亦正因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我們相信2014年美國將帶動亞洲出口復蘇。

另一項利好亞洲股票的主要因素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憂慮已開始消退。在8月份,瑞士信貸銀行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全球50%的基金經理認為中國是最大的宏觀經濟風險。相比之下,僅有25%的基金經理認為聯儲局退出量寬措施是最大風險。中國經濟數據自7月份以來持續好轉,加上北京方面重申將確保最低7%的經濟增長,已帶動投資者對中國的情緒逐步改善。

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同步復蘇將推動亞洲的出口表現,同時中國經濟改善亦將提升環球投資者對亞洲的投資意欲。這些因素均為亞洲股票「奮起直追」提供相關支持,而周期性行業更將成最大得益者。除此以外,亞洲若干市場的低廉估值,亦可望進一步對後市構成支持。

企業盈利報告表現令人鼓舞、環球投資者對中國投資比重普遍偏低,以及中國相對其他新興市場更強健的外匯及經常帳狀況,均預示著投資者對中國的投資意欲可望逐步回暖。屆時,這亦會成為一項催化劑,進一步推動亞洲(日本除外)股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