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2-12-02 05:00

李智穎

【私銀觀】在亞洲科技行業尋投資機遇

放大圖片

在過去的一年中,亞洲科技行業備受衝擊。相較於2022年1月的峰值,科技股已大跌約40%,目前的估值較全球同類股份低30%。

然而,極低的估值並不意味市場觸底,我們認為持續回升的條件尚不具備。全球利率走高、周期性下行,以及中美緊張局勢升溫,都顯示亞洲科技股的疲態可能將延續至2023年上半年。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部分領域可能相對表現更差。周期性科技股受到電子產品需求疲軟的拖累,尚未有盈利的亞洲互聯網企業繼續在利率上升的影響下受壓。美國針對中國的限制措施也可能令中期盈利增長下降,但具體降幅取決於亞洲企業作出回應的速度。

因此,在步入2023年之際,對亞洲科技股配置過多的投資者應削減頭寸。不過,隨着下行周期的推進,部分領域可能將展現韌性。我們預計,半導體周期將在2023年第二季見底,這有利本地區晶片龍頭製造商。倘若中國重新開放,中國平台企業也有望受到顯著提振。

晶片股曙光在望

高庫存是當前科技股下行周期的主要特徵。過剩的供應正逐漸消化,但由於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不利,這一過程可能還需要幾季才能完成。資本支出削減和科技方面的遷移令供應增長放緩,最終應有助改善供需動態。

儘管現在判定半導體基本面見底仍為時過早,但正面跡象已經浮現。晶片去庫存應在2023年上半年較早時候取得明顯進展,令企業盈利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見底。因此,我們看好存儲晶片製造商及IC設計企業等早周期股。其他領先半導體公司的風險回報也可能在2023年第二季初好轉,其中部分公司的估值處於多年來新低。

不過,其他周期性科技股可能繼續受到電子產品需求疲軟的拖累。我們對個人電腦和存儲硬體、電子零件、二線晶圓代工廠及部分企業供應鏈公司持謹慎觀點。我們認為,利潤率有較大改善潛力的價值型科技股較具吸引力。

中國科技股取決重新開放

中國嚴格的出行限制措施,以及中美關係的影響,都可能令中國平台企業短期內繼續承壓。不過,如果中國在2023年第三季重新開放,電商和網絡遊戲公司的營收可望得到提振。

盈利增長應會顯著復甦,因為許多公司已經削減成本,目前的營業利潤率更高。該板塊目前的估值很低,較美國同類股份低逾40%,這也為2023年潛在的估值上調創造了條件。總體而言,我們預計,隨着結構性增長重現,該行業未來3年盈利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中雙位數。

因此,投資者應繼續保持對中國互聯網平台龍頭企業持倉。鑑於監管部門可能繼續關注反壟斷,我們也看好該行業中有能力提高市佔率的二線和三線企業。在中國之外,由於全球利率依然較高,我們建議避開尚未有盈利的亞洲互聯網股票。

中長線看好人工智能大數據等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亞洲創新動能持續上升,將帶來具吸引力的機會。

為把握中長期機遇,我們建議關注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5G、電動車和自動化等領域的基礎科技公司。儘管這些類別股份在中美科技進一步脫鈎的情況下可能承壓,但部分龍頭企業可望脫穎而出,克服潛在限制措施的影響。不過,投資者應降低最易受到衝擊的板塊持倉,例如中國半導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