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22-10-24 08:00

【搏拳實錄】等個市話你知幾時見底

放大圖片

上周四(20日)恒指一度急挫501點至16010水平,創2009年5月4日以來新低;翌日輕微高開51點,在16359點和16137點的全周最窄波幅爭持後,收報16211,較上日再跌69點,按周則376點或2.26%。

21日《信報》「新聞短評」欄主高天佑翻查資料指出:在1997年回歸前最後一個交易日(6月27日),恒指收報15196點;回歸後股市猛漲報喜,在同年8月7日攀升至16820點。換言之,恒指現已跌破回歸初期的水平…意味「辛辛苦苦廿五年,股市回到解放前」。文章又提到:港股總容量(市值)及成交規模在過去四分一世紀急劇膨脹,恒指卻似「春夢一場」原地踏步,主要反映數十隻成份股走勢「唔爭氣」。

港股或恒指「唔爭氣」的背景極其複雜,其中牽涉到經濟和政治等多項原因,並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然而,恒指踏入10月僅三個星期,即逐步墮向逾10年、11年、13年,甚至直逼四分一世紀、香港主權回歸前的低位,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就不止是春夢而簡直是惡夢。另一方面,恒指接連跌穿以年為單位計的低位,對於博短線反彈的投機者則是沉痛教訓,只怪自己忘記了「跌市莫估底」的傳統智慧。老徐雖然「估中」會有短線技術超賣反彈而於17062點靚位(見10月10日「搏拳實錄」)買入10月期指,因為小覷了恒指這波跌浪的威力而沒有及時食胡,最後落得平手收場。

雖然恒指又進一步深入uncharted territory,但會不會有如高天佑提到的「按目前趨勢,不少人擔心遲早會插穿港督收旗返英前水位」,則未可逆料。首先,回歸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恒指以15196點收市,但老徐認為遠在25年前的數據,其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再講,文章擔心恒指「遲早」會插穿港督收旗返英前水位,亦只是沒有時間範圍的「估底」而已。

老徐反而留意,EJFQ系統反映弱勢股沽壓的弱勢股指數,自上周一(17日)開始連續4日回落,由85.4%的2020年3月25日以來高位,累跌8.9個百分點至76.5%。此外,恒指本月高位是6日的18143點,低位是上周四的16010點,應該「滿足」了通常的每月波幅,換句話說,恒指短期就算再跌,幅度或已有限。

當然,老徐不會忘記美國經濟歷史學者、名作家Peter L. Bernstein講過,預測只是為未來製造一個可知的幻象(Forecasts create the mirage that the future is knowable),單憑弱勢股指數近日表現,可能正好為預測恒指短線走勢製造了一個幻象。更重要的是,包括EJFQ的強勢股和弱勢股指數、短線及中線市寬等都是滯後指標,加上恒指處於多年來uncharted territory的敏感時刻,安全的做法還是等個市話你知幾時、即使是短期見底,例如恒指收復10天線,並得到EJFQ系統有關指標的配合。

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