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2-09-30 05:00

譚慧敏

【私銀觀】通脹高企 聚焦優質資產與收益

放大圖片

聯儲局在9月份會議後釋出鷹派訊號,市場一方面關注激進的加息周期,一方面擔心環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縱使股市及債市今年以來已見雙位數字的下滑,我們仍然對短期市況比較審慎。

主要原因是:第一,歐洲在今年冬季將陷入衰退,而美國明年衰退風險亦很高。但尤其是美股的市盈率倍數、共識盈利預測及企業債券息差尚未完全反映衰退情景(即現水平還未調整至歷史衰退時期的水平)。第二,美國通脹可能已經見頂,但仍然高企。聯儲局政策轉向的時間點將推到更後,並可能需要連續數季看到政策利率高於消費物價指數(CPI),才會改變政策立場。從1970年開始,聯儲局似乎從未在聯邦基金利率超越通脹率之前停止加息,但如果經濟數據容許聯儲局減慢加息步伐,將可能引發短期市場反彈。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美股未出現投降式拋售

第三,美國股市尚未出現「投降式」拋售(capitulation),年初至今仍錄得資金淨流入。相反,歐洲股市今年則有大量資金外流。這意味投資者因美國基本因素轉壞而減持美股的空間還有很多,這亦代表美股的下行風險仍然很高。

在現時的宏觀經濟環境下,我們認為投資者仍可考慮優質的配息資產。首先,較注重防守的投資者可考慮成熟市場的投資級別企業債。信用息差自2022年初開始擴大,把企業債收益率推升至2008年以來新高。一些高質素的短至中等年期成熟市場企業債的收益率可達4%至6%。另外,私募信貸策略亦提供7%以上具吸引力的收益率,而且與傳統股票及債券的相關度低,可分散風險。

注意避免股息價值陷阱

此外,投資風險取向更靈活的投資者,可考慮高息股。在大市從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低位反彈期間,此領域表現落後。當經濟增長穩定且通脹溫和時,股息沒有那麼重要,因為投資者更傾向於投資增長股。但在高通脹時期,企業收入往往跟隨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而上升。因此,以穩健現金流為支撐的高息股跑贏大市。

但投資者應注意避免股息價值陷阱,不要純粹只關注歷史派息,因為公司支付股息的能力,很大程度取決於其當前的盈利能力。一些企業存在根本性問題,而派息率可能只是被低股價推高,投資者最终可能遇到股價下跌的同時,股息亦遭到削減。因此,我們更傾向於優質高息股,專注於日後有能力維持及增加派息的公司。長遠而言,優質公司更有實力產生較穩定的現金流,進而支持穩定的派息。

投資基建資產增加收益

若追求長期穩定收益增長,基礎設施是值得考慮的第三種資產類別。基建基金分散投資於一系列對社會至關重要,且能締造穩定收益的實體資產,包括交通運輸(高速公路、鐵路、港口、機場)、能源(油氣管道、電力及燃氣供應網絡)、水電供應商、社會設施(醫院及健康診所)及科技/電訊(流動通訊基站、數據中心)。上市和私募基建基金的長期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道瓊斯-布魯克菲爾德全球基礎設施指數(Dow Jones Brookfield Global Infrastructure index)自2003年以來的年化回報率達10.8%,跑贏股票和債券。鑑於需求強勁,我們認為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此類資產亦可對沖通脹風險。一些私募基建基金亦有定期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