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2-09-29 00:00

康和健 顧小培

孔子的機心

看了本欄過去多天的文章,一位朋友對我說,耕種的老人抗拒使用「槔」(抽水機),因為他不想自己的行為將自己陷入「機心」。然則他「抱甕而出灌」,抱水甕澆水灌地,其中的操作,不也就利用了「機」嗎?因為那個甕亦是人造的,並非天然之物。如果他一心只借力於自然,理應用手去舀水才對。 朋友的說法有謬誤之處。那在於,「甕」只是「器」,也就是用具而已,其中既沒有「機」,其本身更不是「機」。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南懷瑾老師解釋:「埏,是捏土。埴,是黏土。」用這土製造陶器,須使它內裏有空間,才能成為「器」而發揮功用。老子總結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在這器皿中,其結構部分具有 ...

(節錄)全文共94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