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財經 | 2022-09-26 14:56

Project-Syndicate 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

「黑色星期三」的持久陰影

放大圖片

今年9月16日是「黑色星期三」30周年,當年英鎊被可恥地踢出了歐洲貨幣體系的滙率機制。並非所有紀念日都是值得慶祝的,這一個當然也不是。

時任英國首相馬卓安(John Major)的政府從未從「黑色星期三」這個「災難性的一天」中恢復過來。作為戴卓爾夫人之下的財政大臣,馬卓安無視倔強女首相的反對,在1990年帶領英國加入了歐洲貨幣體系。

馬卓安將英鎊與德國馬克掛鈎視為一次性解決英國經濟問題的方法。與德國馬克掛鈎被認為可以移植德國貨幣政策可信度,抑制英國的長期通脹。模仿歐洲最成功經濟體的模式,應能刺激經濟增長。

但這當然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輸入德國貨幣政策並不能讓英國自動獲得德國的投資比率、熟練的機械技師,或出口能力。此外,英鎊剛與德國馬克掛鈎沒多久,德國就遇到了自身的經濟困難,因為聯邦共和國正努力將前東德納入自身體系內。

這些困難中包含了通脹,德國央行按照慣例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而英倫銀行別無選擇,只能同步行動。作為單一市場計劃的一部分,歐洲國家已經取消了餘下所有資本控制。既然資金現在可以自由流向利率較高的司法管轄區,那麼利率就必須同時變動。如果一個國家在配合外國利率方面猶豫不決,它便將面臨資本外流和一輪本幣拋售。

而馬卓安政府的猶豫不決也是有理由的。英國經濟在1991年步入衰退,較高的利率又加劇了這一狀況。經濟疲軟導致房屋市場疲軟,而房價已經在下降。在英國這個實行浮動利率抵押貸款的國家,央行利率的提高意味更高的抵押貸款支付和更疲軟的房屋市場。這對保守黨政府的核心選民——那些風景優美的英國郊區的屋主——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因此不需要多少政治智慧也能知道,馬卓安政府在維持貨幣掛鈎方面是能力有限。

9月,當馬卓安之下的財政大臣拉蒙特(Norman Lamont),與德國央行行長施萊辛格(Helmut Schlesinger)開展駡戰時,外界的情緒開始轉向英鎊的對立面。隨後在9月15日,施萊辛格向媒體發表了一些關於貨幣貶值可能性(包括英鎊)的言論——或許可以將其稱之為「回敬」,並在翌日早上掀起了一股拋售英鎊的熱潮。

英倫銀行的大規模貨幣買入無法阻止這一浪潮。馬卓安政府在兩次提高利率後停止了進一步行動。當天晚上政府取消了第二次加息,拉蒙特宣布暫停英鎊參與歐洲貨幣體系滙率機制。英倫銀行對英鎊的保護失敗,使其損失了差不多逾30億英鎊(35億美元)——並給馬卓安的經濟政策議程來了一個釜底抽薪。

這一事件的後果是深遠的。對英國來說,這意味它最終放棄了自1717年以來一直承諾和重申的滙率掛鈎制度。英倫銀行被迫制定一個替代貨幣政策戰略。當年10月英倫銀行採用了紐西蘭央行首創的方法,轉向通脹目標制,並一直堅持下來,無論順境逆境。

放棄滙率機制意味英國將失去加入歐羅區的資格。鑑於英國官員當時在進口貨幣政策方面的痛苦經歷,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結果。但這意味英國將繼續一隻腳在歐洲,一隻腳在外面。這增強了該國對歐洲項目的矛盾心理——並隨着2016年英國的脫歐公投而轉變為抗拒。

對其他歐洲國家來說,這一經歷凸顯了最終完成設立歐羅的緊迫性。它反映各國貨幣之間的掛鈎滙率是脆弱的,如果繼續放任德國央行自行其是,便無法依據更廣泛的歐洲需求調整其政策。

事實上,「黑色星期三」也體現了法國即將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Maastricht Treaty)進行的公投的影響。民意調查本已顯示,這個作為歐羅創始文件的條約無法獲得通過——歐羅也將隨之完蛋。但眼見另一方案的結果,在4天後法國選民推動了該條約的通過。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馬卓安沒有作出將英鎊納入歐洲貨幣體系滙率機制的錯誤決定,歐洲便不會有歐羅。至於英國本身,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只能寄望「黑色星期三」的30周年,不會以一場重演來「慶賀」。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22.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