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2-09-15 05:00

薛永輝

主要市場疲弱 東盟印度潛力厚

放大圖片

延續上次討論中美經濟難題。中國內地近月持續推出不同貨幣及財政政策刺激經濟,但經濟數據卻沒有明顯好轉,相信受多項因素影響,當中最主要的包括:1)基於種種原因,中央公布的措施尚未能於地方政府有效實行;2)最近內地新冠疫情再度爆發,受影響城市的數目超出第二季疫情爆發,估計達50多個城市,防疫政策對實施經濟措施造成一定阻撓,並且影響消費信心,持續拖低經濟復甦。若情況延續,相信下半年企業盈利增長預測也會被調低。

內地疫情拖累信心

在此大環境下,投資者對股市看法持續悲觀,雖然現時港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但相信暫時較難大幅反彈。內地A股方面,雖然盈利增長預測較港股高,但反映估值的市盈率仍達13倍多,再加上內地股民投資意欲疲弱,相信A股也會維持弱勢。

美股方面,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會議的鷹派言論震驚市場,再加上比市場預期高的8月通脹數據,增加市場對9月加息75點子的預期。聯儲局並表明通脹目標是2%,與現時通脹水平距離甚遠,換句話說,即是聯儲局會繼續維持相當鷹派的作風,持續加息收水以壓抑通脹。基於美股估值不低,現時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處於17至18倍,假若經濟開始放緩,企業盈利增長預測要被調低,相信股市仍有調整空間。

歐洲陷滯脹風險高

中美以外其他主要市場又怎樣呢?歐洲市場情況比中美更為嚴峻,一方面高能源價格導致通脹失控上升,另一方面增長疲弱,使歐央行不能大幅加息壓抑通脹。筆者相信歐洲陷入滯脹的風險不少,投資者不必要冒險博反彈。

而同樣依賴能源進口的日本,則樂於見到通脹上揚,所以不必要採取緊縮政策,可以持續放水,因此日本股市以日經指數計算,今年直至9月13日,以日圓計算只是下跌少於1%。今年投資日本資產,主要輸的是滙率,若以美元計算,日經指數跌幅則接近20%。雖然日圓已經下挫不少,但相信短期內走勢難以逆轉,日本仍會持續寬鬆的政策,最多是「出口術」。美國則持續緊縮,對美元還是有利。如要投資在日本資產,投資者要考慮賺價但蝕滙率的風險。

印度印尼增長強勁

各大主要市場有各自問題,站在投資角度暫時並不特別吸引,反之可留意個別較少受到外來因素影響的市場。例如是亞洲的印度及東盟等市場,本土增長強勁,同時通脹處於可接受水平。印度方面,經濟增長於未來一兩年預料會達到7%,高於各大經濟體系。同時間,由於近年經濟改革措施成功,並且實行減稅政策,成功帶動本土消費及企業投資,造成良性循環,再加上印度受惠於近年環球企業分散供應鏈的趨勢,令到印度出口在環球市場的份額持續上升。年初至今,印度股市以盧比計算上漲近4%,即使用以美元計算,亦只跌了約2%,大幅跑贏其他股市。市盈率方面,雖然達到20倍以上,但在環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投資者願意付出一定的增長溢價,相信印度股市在下半年表現仍會維持理想。

至於東盟方面,大部分股市不論以本土貨幣或美元計算,都跑贏環球股市。特別是本土市場龐大的印尼,年初至今,印尼股市指數不論以美元或印尼盾計算均為正回報,在環球股市中一枝獨秀。大部分東盟經濟受惠於疫後重啟,本土消費市場強勁反彈,例如印尼第二季經濟增長達5.4%,超出市場預期,私人消費及出囗表現理想,通脹亦受控於5%內。最近筆者留意到印尼政府正考慮加入中國與印度行列,購買俄羅斯能源,相信有助進一步紓緩通脹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