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理財方案 | 2022-09-03 05:00

欲言不止 楊書健

【欲言不止】偷師家族辦公室 學投資致勝要訣

放大圖片

去年我幫一位長輩將部分資產調整為收息組合,最近計算了大半年來的真實表現,收回來的現金竟比中層骨幹的醫生或律師的薪金更多。而且按目前稅法,收回來的股息和利息無需納稅。長輩的住宅自然又早就供滿,所以他每個月計及稅後和按揭後的實際收入,也許比一對40歲的醫生夫婦更高。

投資也可「簡單就是美」

而且這個組合操作簡單,不外乎就是幾隻ETF和基金,散落在歐美亞澳的主要股巿之中。近年設計流行簡約主義,提倡簡單就是美。因此,投資亦可簡單。像這種千載不變的投資組合,就讓投資者可以少考慮投資,真正樂活了。筆者另外見過幾個家族辦公室的持盤,投資幾千萬美元的資產,也只需8至15隻大巿和債劵ETF。我能夠接觸他們,當然亦是因為他們對全球或亞太房託有興趣,在考慮如何將之融入自己的持盤之中。

我長輩組合所持有的資產,在去年十一十二月一度大升,但今年上半年在加息氣氛之下回落了不少。所以有些較遲買入的資產的確價跌了。而且這半年美元獨強,因此以港元計價的話,整個組合在6月底的確有10%左右的虧損。但以十年以上為周期來計算,貨幣價值有很強的周期性,因此貨幣虧損問題未算太大。

又因為這個投資組合每個月都有穩定現金收入,每季再買同一批資產又逐漸拉低成本,變成了平均成本的投資法。加上七八月股巿回暖,總資產也差不多回到了去年底的高位,贏了不少營營役役的短炒盤。

現金流比重才是核心

但是近年看過了幾個家族辦公室的持盤,發現這個現金流比重似乎才是核心。當然如何產生現金就是各師各法。由保留原來生意到如同上述的現金流組合再到各類地產都有。最有趣的是南洋的橡膠園原來亦是管理事少,現金流穩定。

金融系第一個學期就會教授投資的最終目標是總回報,而非現金回報。但這個想法背後有一堆假設。例如,大部分先進經濟體都有股息稅和資本增值稅,因此企業少派息可以減少投資者的整體稅負。但香港沒有股息稅,增加了現金收入不會增加稅負,反而投資組合可以更靈活。

當然,這類穩定投資組合保障了現有生活,但卻難以大幅改變再提高生活。民初流傳至今的都巿傳說有謂:現在的太極拳變成了強身健體的慢打,是因為拿走了關鍵的數招,就失去了制敵致勝的能力了。

穩定資產佔七八成

我還看到不少家族辦公室的一個定律,就是總資金之中的七八成都投放在上述的穩定資產上,產生了現金之外還有數巴仙的回報已經合格。然後剩下來的一兩成投資就是風險高、回報高的資產。而且因為有八成穩定資產作為後盾,他們的風險投資就真的風險高:最少25%的每年回報率,即是數周前我寫過會「十年升十倍」的那種機會了。

這個分配細想是很合理的。佔20%的資產翻了十倍,增長幅度就是總資產的兩倍。加上穩定組合的10%回報,十年間就是上升了兩三倍,足夠進一步改善生活了。真的看錯巿,穩定資產亦能產生下一次投資所需的資金,不會影響組合現有穩健程度。

所以,完全持有穩定資產,也許是健身太極,可以固本培元,生活無憂。而最後一兩成資產的風險投資,也許就是制敵致勝的要訣。

 

(編者按:楊書健最新著作《息賺秘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