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 2022-08-25 05:00
林嘉文
港股上周連續第二周偏軟,聯儲局議息紀錄及委員言論反映當局繼續視壓低通脹為首要任務,令市場對當局9月加息預期回升。內地方面,上周新冠疫情反彈亦利淡投資氣氛。港股第二季企業業績期展開,相信會是中港股市短線的焦點所在;上周個別藍籌股盈利較預期遜色,部分投資者亦因此暫時取態審慎。展望本周,投資者除了繼續關注本港藍籌股業績外,內地會否進一步推出刺激經濟的政策亦備受注視。
人行減息有利信心
早前內地經濟數據雖然未如理想,但人民銀行隨即於上周驚喜地將1年期中期借貸利率(MLF)下降了10個基點,某程度上算是適時地安撫市場。有關的減息動作相信有助降低內地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繼而有望刺激製造業和消費者開支,並可能在短期內緩解投資者對中國清零政策下對經濟持續放緩的擔憂。
值得留意的是,本周人民銀行亦再有減息動作,將作為抵押貸款參考的5年期貸款優惠利率(LPR)下調15個基點至4.3厘,雖然1年期利率僅下調5個基點至3.65厘,但整體仍反映人行政策繼續傾向寬鬆。換個角度來看,1年期和5年期減息幅度有別,或正反映當局希望增加內地房地產和抵押貸款的需求;近期的一連串減息動作亦有助市場繼續憧憬,當局會為在岸經濟注入額外流動性。
地緣風險有危有機
當然,筆者同意中港股市仍面對不少挑戰,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中美關係緊張升級,以及繼續有中概股自美國退市,這些因素都意味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正在上升。不過,筆者相信這一發展反而可能成為中國長線進一步實現自給自足國策的催化劑。以通訊服務板塊為例,預計將能夠受惠於自主增長的驅動力,這亦是為何筆者將該板塊視為在中國股票中的偏好板塊之一。
另一方面,筆者亦看好工業和原材料股,因兩者都有望得到發展半導體和高科技製造業的大勢所支持。除了地緣政局發展外,外圍方面本周亦要留意歐美多地的採購經理指數,特別是因為市場正關注該前瞻性的數據會否廣泛地進一步減弱;至於美國本周亦會公布其第二季經濟增長,相信同樣會備受外圍及港股投資者所注視。
盈利預期已有下降
談到中港股市,筆者承認兩者近期的表現的確落後於美股,但亦因而令兩者與全球股票相比,在估值上存在很大的折讓。未來幾周,市場的焦點之一是中港企業今年第二季的盈利表現,由於內房行業的不利因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為宏觀經濟增添不確定性,市場普遍對中港企業的盈利預測已作出顯著下調。
然而,筆者相信,隨着開始有跡象反映中國放寬就新冠肺炎的相關限制,配合中國政府更多的政策刺激,中港股市未來6至12個月內的表現可望進一步改善。筆者在亞洲不計日本股票之中,仍首選中國,相比之下較喜歡以在岸股票市場作部署,因其相對上較少受到地緣政治事件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