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2-08-15 05:00

周奐彤

亞洲電子及互聯網業長遠前景向好

放大圖片

在過去18個月,中國的監管措施改變,為內地互聯網平台帶來不少衝擊。這些企業正在調整其業務模式及成本結構,預期他們的盈利前景將在2023年改善。

相比之下,消費電子及半導體生產商在新冠疫情期間展現極強韌性。然而,成熟地區企業的支出漸見疲弱,而區內消費者亦將花在產品的開支轉向服務,硬件業的前景料將面臨挑戰。

中國互聯網處政策適應期

事實上,中國科技行業的改革集中於多個主題上,包括打擊壟斷行為及排除競爭、為外送員提供足夠薪酬及社會保障、限制未成年人士的電子遊戲時間,以及保護客戶資料安全。

雖然部分政策目標並非中國獨有,但是政策公布的時機卻教市場意外,外界因而質疑這些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並擔心相關規例會否阻礙企業創新。

自2022年第二季開始,中國政府對這些行業的態度正逐漸轉變,並將焦點放在促進其健康發展之上,被外界認為有助支持互聯網平台的持續發展。公司已調整其業務模式以迎合法規,並削減成本改善盈利能力。因此,監管相關的不利因素已相對減弱。隨着宏觀經濟進一步改善,尤其是國內消費,或能提振這些公司的盈利前景。

消費需求由產品轉向服務

與中國互聯網公司相比,消費電子及半導體行業在疫情期間受惠於全球強勁的消費需求。在社交隔離措施下,消費者對工作及娛樂的需要與日俱增。隨着更多經濟體重新開放,這種消費模式將出現改變,對服務的需求會有所增加,而對產品的需求則會減少。除此以外,經濟增長放緩亦削弱了企業需求。

另一邊廂,7月份的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4.6,為2012年以來最大按月跌幅。新訂單分項指數跌至36.6,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至於南韓的製造業PMI,亦自2021年9月以來首次跌穿50的盛衰分界,與整體製造業活動收縮的趨勢一致,其新訂單分類亦跌穿50的收縮水平。

台韓估值處長期區間底部

相對由國內因素推動的市場,例如東南亞及印度,台灣及南韓年初至今的表現較為失色。事實上,這兩個市場的12個月預測市盈率正處於多年來的區間底部,我們認為目前的估值,已經反映消費電子及半導體行業所面臨的大部分挑戰,一旦美國與歐洲經濟再見改善,將有望提振行業表現。

至於中國的互聯網平台,我們認為監管環境或已趨向穩定,讓企業在籌劃未來方向時可有更高能見度。而中國經濟的周期性反彈,亦有助改善行業收入。

我們認為在上述的領域當中,短期的不利因素即使存在,但是這些挑戰某程度上已被消化,反而應着眼於仍然保持正面的長期結構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