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2-07-11 05:00

Karsten Junius

【私銀觀】美國衰退 新興市場避無可避

放大圖片

自2001年起,新興市場經濟體就沒有經歷過,不是由金融危機(2008至2009年)或如COVID(2020年)一般的外在衝擊所導致的美國衰退。對新興市場而言,二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時間。自2001年起,新興市場投資領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中國才剛加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新成員,其於今天已在很多新興市場債券和股票指數中佔最大份額。此外,相較二十年前,新興市場經濟體於貿易和資金流方面的參與度更高,令其更易受到全球環境變化所影響。

美國經濟衰退通常不是獨立的事件。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商業周期高度同步。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會透過貿易、商品和金融渠道,影響新興市場經濟體系。儘管美國佔新興市場出口的份額可能已經下降,但仍佔由後者供應最終成品的大部分。即使在中國崛起後,美國的角色隨時間而減弱,但仍然是商品的消費大國,例如其石油耗用量仍然位居第一,佔世界耗用量的20%左右。大多數商品價格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大幅下跌。

更多私人銀行觀點

美衰退打擊開放型經濟

於2021至2022年間,新興市場經濟體系的增長由出口帶領。由於在疫情期間新興市場經濟體系的勞動力市場受到的打擊,比發達經濟體系更大,後者提供較多的財政支持,因此前者的國內需求在經濟復甦期間滯後。美國經濟衰退導致出口大幅放緩,將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系的增長造成重大影響,尤其對那些開放、規模較小的經濟體系而言。墨西哥有近80%的出口都是運往美國,因此美國經濟衰退對其影響將最為嚴重;而馬來西亞和泰國等較開放的經濟體系,亦將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

中國應對美衰退惹關注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在現今的情況下將如何應對美國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計劃作出救助,隨着中國增加消費及成為大多數商品的最大消費國,商品價格的跌勢得以逆轉。目前,中國正在擺脫疫情封鎖措施所帶來的影響,但國內需求相當疲弱,因此出口及政府投資再次成為推動增長的因素。鑑於中國奉行「清零」的防疫方針,我們預期中國在未來12個月均不會推出救助措施,而這情況將可能持續至2023年上半年。

在國有部門投資的帶動下,我們預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在2022年下半年回升,而由於該等投資將集中在能源網絡、貨運機場、水資源和寬頻網絡上,這將有助抵消美國需求下降的影響,並可為金屬需求提供一些推動力。然而,我們預計,房地產發展方面則不會出現強勁反彈,因此,金屬需求將不如2010年、2018年或2020年般強勁。

新興經濟體或面對艱難期

即使美國需求放緩,但來自俄羅斯及烏克蘭的供應衝擊,將可能使能源價格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平。在能源開支依然高企,但出口卻隨美國經濟放緩而下滑的情況下,淨能源進口國將面臨更緊張的局面。金融渠道是美國經濟衰退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系構成影響的重要一環。過往,由於美國聯儲局需時開始調低政策利率,美國的金融條件方會開始放緩至衰退。若是次通脹維持於過高水平,聯儲局將可能靜候一段更長時間,才會放鬆金融條件以支持增長,這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系而言,可能是個非常困難的時期。在此情況下,除能源出口國外,新興市場的各類資產均可能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