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經 | 2022-06-23 12:59
德勤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主管合夥人簡思華指出,跨國藥企在審視其於中國醫療市場5至10年中長期規劃時,預計將分化為兩個陣營,一部分致力於深耕中國市場;另一部分將採取更平衡策略,更着重去管理未來不確定性風險,以技術轉讓模式、合作合資模式等參與中國市場。總體而言,不認為外資藥企會退出中國市場。
德勤中國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管理諮詢合夥人謝崢補充稱,隨着對中國市場的加碼,跨國藥企在傳統商業模式打造之外,將在研發、產業鏈等方面布局,實現更加本土化的商業化舉措,捕捉未來中國醫療市場機會。
德勤中國管理諮詢首席戰略官李佳明表示,很多跨國藥企的中國市場收入佔其整體收入比重不足10%,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應該有足夠信心,海外藥企將繼續布局中國。
針對集採對中國醫藥行業的影響,謝崢認為,集採成為新常態,短期內料帶來陣痛和挑戰,但未來5至10年對行業有正面影響。首先,集採有助於約束醫藥企業對質量和產能的管理,一部分企業勝出,提供相對物美價廉產品,更好滿足中國基本醫療需求;第二,集採幫助醫保基金結餘更多資金,可用於鼓勵更多創新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激發中國在全球創新生態體系中的地位;第三,從產業鏈重組的角度看,中國一些製造業有產能過剩現象,集採中長期促使醫藥資源更好的分配,提高產能利用率和效率。
此外,針對昨日有內地媒體報道,中國政府擬禁止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李佳明說,沒有獲悉相關新聞,很難作出評論。又指短期政策變動有可能發生,長期看好中國健康生態體系的未來,以及參與者在當中可以尋求很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