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外匯 | 2022-05-06 05:00

謝棟銘

人民幣面對三重壓力

放大圖片

4月下旬,人民幣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4月最後兩周,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超過4%,幅度甚至超過了2015年811滙改之後的連續兩周貶值幅度。今年以來在美元大幅走強的大環境下,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只是遲到,並不算意外。而人民幣對主要貿易夥伴滙率的回調,也有利緩解近期人民幣指數大幅升值的壓力。不過人民幣的貶值幅度依然讓市場感到擔憂。即使去年下半年監管風暴下的股市大跌,也並未影響到人民幣穩步升值,4月下旬的股債滙三殺反映了市場情緒的轉變。

近期人民幣的貶值主要受到3重壓力的影響。首先,資本外流風險進一步被放大,對人民幣帶來下行壓力。2月以來,外資已經連續兩個月減持中國的債券。不過相對於經常賬,人民幣對資本賬下的外流並不敏感,不然人民幣早在2至3月的時候就該走低,而非走強。不過過去幾周,情況變得更為復雜。3個因素的變化又加劇了市場對資本外流的擔憂。

俄烏戰持久化有漣漪效應

第一是烏克蘭戰爭持久化的漣漪效應對中國不利,這也意味未來中俄的經貿往來更容易被西方制裁,從而加大中國面臨的壓力。第二中美利差全面倒掛也使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下降。第三,近期上海的疫情使境外投資者再次質疑,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所帶來的次生影響,從而影響未來的投資決策。當這3個因素加在一起,使資本外流的風險變得更為真切。

其次,股票的走弱以及4月下旬中間價與市場預期偏離程度較大,也從情緒面上影響了人民幣走勢,並放大了市場波動幅度。

其他國家生產恢復成威脅

第三,隨着3月進口同比回落,市場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生產恢復,市場對中國未來出口的展望有所擔憂。如果經常賬順差減少,那對人民幣的支持將減少。不過這個擔憂目前並無法證偽。

此輪人民幣貶值也引發了另一個話題,就是央行是否會傾向通過滙率貶值來放寬金融條件,尤其是央行在減息問題上的克制。不過筆者並不同意這是央行主動追求的結果。如果央行想要引導人民幣貶值,完全可以通過減息的方式,即滿足了市場的預期又順其自然地引導滙率走弱。

展望未來,鑑於境內外滙流動性充裕,中國經常賬順差依然保持穩健,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豐富的調控工具箱,我們認為人民幣加速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企業結滙購滙維持平衡

境內外滙存款第一季進一步上升至7277億美元,充裕的外滙流動性將為人民幣的波動提供緩衝。此外,3月的結售滙數據也顯示結滙意願大幅反彈。企業的逢高結滙,逢低購滙的心態將繼續支持人民幣維持在均衡的範圍內。工具方面,人行通過首次下調外滙存款準備金率,來重新平衡短期內境內外滙供求關係。未來,如有需要,人行也可能可以重啟逆周期因子等工具緩解人民幣的波動。我們預計年底美元/人民幣將保持在6.6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