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2-03-24 00:00

忽然文化 占飛

成就更好自己

孟子認為「性本善」,每人都有趨向善的本性;荀子則認為「性本惡」,每個人都有趨向惡的本性;告子認為「性無善無不善」,每個人都有趨向善或惡的本性。 沒心沒肺 好了,現代醫學終於破解了「人性論」這個千古謎團。原來人類的善惡受制於鏡像神經元,該人的鏡像神經元愈發達,就愈善良愈捨己為人;該人的鏡像神經元愈發育不全,就愈無同理心也愈無情。 占飛小時候聽到雷鋒的故事時,總是覺得不可思議,有必要捨己為人到這個地步嗎? 但既然可以有先天缺乏鏡像神經元的無情金某,為何不能有先天鏡像神經元極度發達的雷鋒同志? 幸好,極端的例子總是很少,一般人都是有鏡像神經元的,只是發達與否而已。 所以,3位大儒的學說這時又可派上用 ...

(節錄)全文共5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