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2-01-31 00:00

忽然文化 占飛

民以食為天

放大圖片
管仲有云:「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此處「天」解作天大重要事情。民間的臘月祭,重點在大吃大喝。要知道農耕十分辛苦勞累,唐朝李紳《憫農》詩說得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岔開一筆,大多數人都讀過甚至會背誦這首詩,卻少之又少知道作者是誰。何以故?皆因李紳品德欠佳。他當官發達後,非常浪費食物。他喜歡吃雞舌,一餐宰殺數百隻雞,只吃雞舌。是以詩傳後世,人卻無名。 古人原本一日兩餐。史書記載,商朝人早上大概7至9點,吃一餐較豐富的「大食」,下午3至5點吃一餐「小食」。農民日出而作,吃一餐「大食」才下田,方有足夠氣力耕種。耕作完了,吃一餐「小食」,補充體力以便日入而息(皆因沒 ...

(節錄)全文共68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