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2-01-28 05:00

梁偉基

【美股】是大調整還是步入熊市

放大圖片

美股經歷長達13年的大牛市,對許多近一兩年才開始參與美股的投資者而言,股市好像只有一個方向──升!年初至今的波幅和調整,可以是對大家發出一個老套但重要的提醒:股票價格可升可跌!事實上,2022年1月份美股的下跌幅度和波幅,是這13年牛市中,繼新冠肺炎爆發後,第二個最大的單月跌幅。

先看看各大指數的表現,標指從1月4日的歷史高位,在20個交易日內下跌了13%,至1月24日的低位4222點。道指同樣在18個交易日,從歷史高位跌10%至33150點的低位。反映美國本土中小型企業表現的羅素2000指數,則從今年的高位跌了16%。至於納指,就跑輸其餘三大指數,從1月4日的高位急跌了17%。

如果從去年11月22日的歷史新高計算,納指跌了19%。從技術分析看,10%至15%的下跌幅度算是升浪中的調整,但20%以上的跌幅已經是進入熊市。幸好指數於13000點這心理關口出現支持,未來幾個交易日要看13000至13400點這個區間能否守得住【圖】。

另外一個判斷股市是否進入熊市的方法,就是分析觸發這跌浪的原因。如前文提及,今年兩大關注點是通脹和利息。這一輪下跌,當然與這兩個因素有關。市場繼續擔心加息的步伐和幅度,所以並不是什麼出人意外的消息。唯一改變了的,就是通脹背後原因,由原來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一直強調的「過渡性」,轉為「結構性」通脹。

通脹由「過渡性」轉「結構性」

除了供應鏈因Omicron在全球爆發而出現瓶頸,令生產成本上升,鮑主席萬料不到的是,美國出現了「大辭職」(Great Resignation)這現象──即勞動人口離開現在的職位,去創業又或是找一份工時較短,或容許在家上班的工作。美國現時有1060萬個職位空缺無人問津!如果企業要吸引勞動人口重投工作,一個方法就是應他們要求,縮短工時。另一個方法就是提高工資。無論如何,這都會降低企業的營運效率或推高成本。這種「結構性」通脹並非加息可以解決,如果持續下去,會對企業盈利有負面影響。對於市盈率高企的納指,如果市場擔心盈利有機會下跌,那當然會首當其衝被拋售。

另一個觸發這個下跌浪的原因就是,烏克蘭不穩的局勢。但如果你是閱歷豐富的投資者,應該知道地緣政治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都是短暫性,不會改變經濟或股市的基調。

企業憂工資漲衝擊盈利

回到經濟基調,公司陸續公布第四季度業績。根據FactSet的統計,標普500第四季度會有21.8%的盈利增長。如果這是最終數字,這是美國連續4個季度盈利增長達到20%以上。雖然盈利增長看來不俗,但似乎CEO們對未來前景都有所保留,60%的盈利報告中提到工資上漲對未來盈利的壓力。

現階段看,美國股市應該並沒進入熊市。但可以肯定的就是,今年股市不會像過去13年般比較風平浪靜。大家還要留意以上提到的「結構性」通脹會否實現,而對企業盈利造成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