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巿股評 | 2022-01-11 07:20
2022年首周美股先升後回,道指和標普500指數上周二(4日)再次雙雙破頂,但當天標指微跌3點收市;翌日,聯儲局公布去年12月14日至15日的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局方決定加倍縮減買債,預測今年3月中便結束量寬(QE),並且最快6月加息,較之前估計大幅提早3個季度(for the first increase in the target range for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lso moved earlier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3 to June 2022.),道指和標指都隨着聯儲局放鷹而連續3日低收。道指和標指按周分別挫0.29%和1.87%,對利率最敏感的納指則瀉4.53%。
除了可能更早加息,議息紀錄又指出,官員開始討論有關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多項題目(Participants began a discussion of a range of topics associated with the eventual normalization of the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其中包括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適當規模。有官員認為,上調利率後相對較快地啟動「縮表」或屬合適。
聯儲局12月的議息聲明並無提及縮表,主席鮑威爾於之後的記者會只重申,即使買債計劃預估今年3月中結束後,局方擁有的債券數量亦足以維持寬鬆的金融環境,連加息時間表也未向記者詳細談及。回看2008年金融海嘯引發局方推出多輪QE,到了2014年1月起逐步削減買債,同年11月完全停止購債,繼而在2015年12月首次調高利率,但直至2017年10月才展開縮表。最新議息紀錄卻揭露,目前一併考慮加息和縮表,反映其有意於短期內「跳級轉鷹」。
不過,去年12月非農新增職位僅19.9萬個,遠遜預測的45萬個,顯見勞工市場仍未穩定持續復甦;再者,統計發現,聯儲局自2010年以來透過買債「資助」政府約60%至80%財政需求,政府赤字正與「時」俱增,局方能否於今年尤其是中期選舉之前縮表,實在大有疑問。
儘管在通脹瀕臨失控下,聯儲局確有需要加息,估計加幅不會偏離以往「經驗」的每次0.25厘,以測試市場反應;至於加息後不久便縮表,當前的政治和經濟條件顯然未能配合。事實上,美股三大指數中就連表現最弱的納指上周五最低只挫至14877點,沒有被聯儲局突然「跳級轉鷹」嚇到而進入技術調整(從去年11月22日紀錄高位16212點回吐10%)。
港股方面,周一恒指高開30點,倒跌至23399點才發力彈升,尾市曾見23790點,收報23746點,漲253點。附【圖】所見,恒指進一步拋離10天和20天線;加上昨天中線市寬再擺脫30%至40%的支持區,無論恒指技術指標抑或整體大市市底都已改善,且平滑中線市寬(10天線高於50天線股份比率)亦繼續回升,很大機會推動恒指突破過去半年累積的23200點到23800點成交量密集區頂。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