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 2022-01-07 05:00
鄧嘉南
今年亞洲信貸市場顯著波動,其中大部分源於中國的離岸信貸市場。話雖如此,中國房地產行業中少數公司的負面新聞所帶來的影響有限,主要只影響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尤其是高收益債券發行人。
至於亞洲信貸的其他領域,很大程度上如常運作。雖然與中國相關的擔憂確實在2021年為其他領域開闢了大量投資機會,但隨着投資者尋求信用實力相對強勁的避風港(主要是投資評級市場),這些機會很快就已經消失。
儘管2021年出現波動,但我們預計投資者對亞洲信貸的興趣將繼續上升。亞洲仍然是世界上中產階級增長最快的區域,這有助於鞏固亞洲企業的穩健基本面,及其在固定收益領域的相對吸引力。
中國政策轉變致波動市
中國與其他許多新興市場一樣,正處於轉變的起點,這很可能會使2022年持續波動。
在2022年召開第二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前,我們預計重點將在於塑造國家未來的重大政策。因此,有機會出現的關鍵主題將會是共同富裕,這是中國如何在保持社會穩定和減少社會不平等的同時發展經濟的方法。
投資者需要仔細考慮這對跨行業和行業內的影響。深入了解中國公司,對於尋找符合共同富裕目標的公司,以及限制對面臨重大監管風險公司的持倉,相當重要。這完全是為了了解哪些公司擁有符合中國未來願景的可持續商業模式。
雖然我們因為相關的監管不斷變化,而對整體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但仍然看到一些債券發行人的策略和方針與政策目標一致,讓我們對這些極具吸引力的公司充滿信心。
通脹政策環境多樣化
對通脹和貨幣政策方向的擔憂是一個全球現象,然而亞洲相較其他地區,我們看到更加分散的增長及通脹環境和前景。亞洲一些國家對新冠肺炎的容忍度非常低,導致經濟體更長一段時間處於封鎖,且減緩了恢復增長的速度。新冠疫情無疑增加了各種新興市場債券的離散性,亞洲信貸亦不例外。這為活躍的投資者創造更豐富的機遇。
我們在印度、印尼和其他經濟體的可再生能源領域亦看到了機會,因為它們正在擺脫對化石燃料發電的依賴。另外,我們也在綠色建築和基礎設施領域看到了具吸引力的機會。
隨着全球逐漸轉型至淨零碳排放的模式,對ESG議題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加(尤其是氣候風險),這將成為2022年的關鍵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