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1-11-05 07:00

【信報月刊】公立醫院不勝負荷 陳肇始:基層醫療分流不容緩

放大圖片

【本刊總編輯鄧傳鏘、本刊特約記者幸瑜】備受爭議的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剛獲立法會三讀通過,但遠水救不了近火。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Sophia)接受本刊訪問時承認,現時公立醫院已不勝負荷,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僅是增加醫生並不能解決問題,最重要是建立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將一些輕症、慢性病疏導至18區的康健中心。

根據醫管局7月公布的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九龍西骨科要排28個星期,痛足半年先有機會見醫生;九龍中耳鼻喉科最誇張,輪候時間達154個星期,超過3年。

香港的人均醫生比例為每1000名港人,只有2名醫生照顧,遜於其他已發展地區,隨着人口老化、醫護移民、慢性病增加等不同因素,情況只會持續惡化。

很多人會將問題全部歸咎於公立醫療體系人手不足,但陳肇始強調,醫護短缺只是原因之一。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一直以來的錯誤觀念,一是「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系及風氣,二是「重視醫院、輕視基層醫療」。她進一步解釋,隨着人口老化,多了很多需要長期覆診的慢性病,如能加強預防,可望減少入院的病人。此外,很多人懷有醫院設施及水平較好的觀念,一有病首先就想到去醫院,甚至將醫院急症服務作為求診首個接觸點。

18區康健中心扮演分流角色

要扭轉困局必須多管齊下,政府正致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系統的發展。「《施政報告》都提過,在全港18區建立地區康健中心是今屆政府任內的重要任務,也是長遠解決醫療問題的關鍵一步。」陳肇始堅定地表示,現屆政府保證在2022年6月30日死線前,在18區建立地區康健中心或過渡式的康健站。

「其實,我們不是今日才意識到問題所在,記得2017年上任時,已由我親自主持,開展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召集各方專家,除了醫生和護士,還有藥劑師、物理治療師等,收集不同意見。」她解釋政府的角色是負責分流,讓市民見到「病人路徑」。

「試想想,醫護人手不足,同時有大量不需要輪候專科的市民在排隊,導致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未能及時求醫,自然怨聲載道,如果一些覆診的個案能在康健中心解決,便可大大減少輪候時間。」陳肇始認為,康健中心定位要清晰,需滿足三種功能,「首先是預防,為市民篩查和評估,全港有一半人口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壓,及早發現,可及早治療。」

「其次是輔導和轉介,有需要的話,病人會轉介給私家醫生,由政府資助再做深入檢查;第三,入過院的病人有些不用回醫院覆診,如中風、心臟病和癌症復康者等,可以到康復中心。」她補充說,目前雖然已有地區服務支援,但缺乏整合性,病人無所適從。

原文請閱11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