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1-11-04 07:00

【信報月刊】國際化不再 北部都會區推深港同城

放大圖片

【香港著名財經專家林一鳴】都會區並不受到行政界線規範,有機會擴展到深圳河以北的領域,再加上名稱定為「北部都會區」而不是「新界北部都會區」,不像梁振英年代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寫上「新界」兩字,明顯是鋪路將來有機會超越深圳河,不受行政界線規範。

要將兩個城市互動聯繫,達到「同城化」的效果,在執行過程中並不容易,以下是一些成功要素:

(1)去邊界化:兩個城市之間會受到行政界限劃定,如果要成功達到「同城化」的效果,就必須打破城市之間的行政界限,讓人口流動更加自由,經濟及文化要素暢通無阻,兩地之間興建大量基建及集體運輸鐵路網絡,縮短兩地交通時間,邊境過關通道簡化,兩邊城市共用金融產品,醫療及教育實現無縫對接。

(2)分清主副:正所謂「一山不能藏二虎」,如果兩個城市都「咁高咁大」,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爭拗,各自想爭取做龍頭大哥的位置,所以必須分清莊閒,例如在廣州與佛山的例子,佛山的定位就是要協助廣州,當廣州不適合興建勞動力密集的工廠,就由佛山專注製造,而一些買不起廣州樓的人,就請他們在佛山居住,然後坐車到廣州上班。由於第一天已經分清主副,所以「廣佛同城化」的效果非常成功,就算佛山只是「亞二」,但成功帶動當地經濟,居民也可安居樂業。

(3)將大局放在本地利益之上:城市之間可以良性互補,亦可惡性競爭,特別是向中央爭取資源的時候,更會鬥得你死我活,最後總有一方需要蝕底一下,放棄本地居民的利益。這可能讓地方政府領導處於兩難局面,唔肯蝕底就破壞大局,但蝕底就被市民鬧餐飽,兩邊不是人。

(4)中央強勢領導:城市始終存在行政邊界,如果市場力量強於行政力量,資源流動可能引起「極化陷阱」,令到強大的城市更加強大,弱小的城市變得更弱。所以中央必須強勢領導,讓市民就算在同城化後得到較差的結果,但由於信任中央政府,也會樂於接受。

《施政報告》見端倪

為什麼我會覺得「北部都會區」是朝向「深港同城化」的大方向?因為在《施政報告》中,我看到特首對「北部都會區」作出以下描述:

‧ 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第21點)。

‧ 都會區不是指一個有法定地位或規範,以行政界線所劃定的區域,而是因地理特徵、經濟功能、生態環境、交通聯繫及發展政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個具規模的城市空間(第22點)。

原文請閱11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