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4 00:00
忽然文化 占飛
沒做壞事卻受苦
不少十九和二十世紀天主教和新教哲學家,雖然受到學界及一般讀者輕視,但彼等在哲學──尤其是倫理學──都有不少洞見,分析人的心理及存在處境,毫不比尼采之流遜色,齊克果便是一例。
法國女哲學家韋茜蒙(Simone Weil)指出:當一個人質疑「為什麼我要受傷害?」,他可能如尼采說的不知道苦痛真正成因,但他深感苦痛卻是無可置疑的事實。韋茜蒙將苦痛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世俗的苦痛,如身受重傷、重病、失婚、受欺凌、迫害等等。更高層次的苦痛,她稱之為malheur,字面意思是災難之不幸。這包括:天生有嚴重遺傳病、患上絕症的兒童、飛來橫禍等。災難之不幸是人無法理解的苦痛,深深烙印在靈魂上的苦痛。受害者沒做任何壞事 ...
(節錄)全文共6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