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1 00:00
毋枉管 張總
呂思勉論度量之重要
讀歷史要有趣味性,才能讀得下去,也要有現實的例子來比較,才會明白古人和今人的得失。《呂思勉集》就充滿這些史事。在歷史上,政治家的評論標準,最低尺度有二:一是「能否定亂」,二是「是否恤民」。中國近千年來,自宋朝開始,就有異族侵凌之事,出來主持大政的人,首先要安內攘外,然後讓人民過些好日子。章太炎在民國時代感嘆,當時(軍閥時代)人才一代不如一代,不能做安內攘外之人,只願做宋太祖趙匡胤和南宋的秦檜,只能「誅鋤異己,以求得苟安」。
到了近世所謂民主政治,實行兩黨制,甚至多黨制,執政者不論在黨內或黨外,亦只是忠實執行誅鋤異己,打倒反對黨,令其永不翻身,就可以得到選票,以求苟安。只要苟安就可以極大程度「搵 ...
(節錄)全文共84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