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脈搏 | 2021-08-11 15: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在《明報》撰文,指香港開始出現一種「選舉攬炒主義」,逐步波及並危害香港新選制的社會認同和制度公信力,危害香港民主的制度性修復和理性回歸。
田飛龍指出,「攬炒」是香港本地術語,有同歸於盡的意涵,而「選舉攬炒主義」在政治精神上延續修例風波的攬炒主義,是一種「消極的公民抗命」,以不參選、不合作、不妥協、阻止他人參選、破壞選舉,作為基本行動策略,最終目標是煽動對新選制的政治抵抗,攪黃新的選舉過程,破壞香港民主重建與社會和解的治理預期。
他認為,如今的「選舉攬炒主義」已喪失奪權預期和政治進取意志,蛻變為純粹的選舉不合作與選舉破壞路線,但「選舉攬炒主義」仍有相當的政治勢力,甚至選民基礎予以支持。
田飛龍強調,不宜低估未來3場選舉面臨的攬炒風險和壓力,須堅定「一國兩制」和香港民主理性淨化的基本信心,通過制度說明與選舉動員,推動新選制實現軟着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