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2021-03-30 05:00
姚遠
由於今年首兩個月國外需求強勁,加上「就地過年」政策減少了休假,進一步推動工業和製造業生產,供應面持續復甦。但同時,今年冬天異常寒冷,加上新年前新增新冠肺炎個案導致出行限制收緊,打擊了房地產以外的零售和投資。因此,本地需求暫緩復甦,雖然前瞻性指標顯示影響頗為短暫。綜合疫情受控、疫苗接種加快、全球需求迅速復甦、結束財政刺激政策的步伐減慢的因素,我們預測2021年增長呈現上行風險。
疫情打擊經濟但不均衡
主要活動指標的按年增長率在1月和2月飆升,主要反映去年疫情帶來的衝擊極其嚴重。簡單比較市場預期,工業生產(按年增長35%)和零售額(按年增長34%)表現都超出期望,而投資額雖不及預期,仍增長了35%。
要去除基數效應的干擾,其中一種方法是比較2021年及2019年1至2月的數據。結果顯示工業生產增長從2021年12月的7.3%提高至年初的8.1%,反映疫情復發的影響甚微。
相對於高漲的工業產量,零售和投資增長均較2020年底為弱。前者反映出更嚴格的社交限制,減少了新年期間的出遊及消費。按季節調整的數據顯示,1月份零售銷售最弱,按月下跌1.4%,不過到之後一個月則收復了一半失地。投資疲弱主要集中在基建和製造業上,房地產投資則有穩健的房屋銷售支撐。整體而言,疫情再度爆發打擊國內經濟,但衝擊並不均衡,而且頗為短暫。
美國擴張財策利好出口
就國內而言,感染個案減少,令經濟和社會重回正軌,出行狀況已恢復到類似2019年的水平。政府亦開始為公眾接種疫苗,至2月下旬已覆蓋5000萬人,並計劃在夏天完結前為全國14億人中的40%接種。這將有助旅遊業和住宿業等目前復甦進度滯後的行業盡早恢復。
對外而言,出口日益蓬勃。中國今年首兩個月的出口量按年激增61%,現在加上美國實施更多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相關出口商來說可算是錦上添花。
或針對房產推緊縮措施
最後,結束財政刺激政策的進展較預期為慢,為增長帶來額外動力。在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上公布的2021年預算案顯示,財政措施比想像中更為寬鬆──官方赤字數據更大,地方政府的特別債券配額亦更多。另一方面,財政措拖抵禦了下行風險,貨幣政策就不必寬鬆。中國人民銀行最近的流動性操作似乎引證了這點,不過信貸增長在2021年初依舊強勁,尚未受到影響。全國人大重申政策「不急轉彎」,不過我們認為,隨着金融風險上升,未來可能出現針對特定領域如房地產的緊縮措施。儘管增長預測顯示適度的上行風險,但我相信今年加息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