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21-03-03 07:00

【EJFQ信析】中美供應鏈洗牌 再通脹如影隨形

放大圖片

港股昨天未能跟隨美股造好,恒指由升轉跌,單日波幅逾800點且「5連陰」,去年11月以來從未失守的50天線是首個有力支持。

美股周一(1日)強勁反彈,「債息之亂」似暫告一段落。澳洲央行決定加碼購國債壓低孳息,效果立竿見影,美國對買債駕輕就熟,現階段要抑制債息上揚,應沒有太大難度;然而,「通脹猛虎」沉睡10多年開始甦醒,始終是經濟後患。

「通貨再膨脹」(reflation)是2021年投資主題,背後理據主要是各國為紓緩新冠疫情衝擊,央行及政府皆傾力放水,鈔票隨之貶值。參考2008年金融海嘯後往績,流動性增加未必能幫助實體經濟,反而推高資產價格,今次縱然情況相似,宏觀環境卻有跟以往不同的變化,在復甦之餘,中美博弈令全球供應鏈洗牌,恐刺激通脹。

內地兩會舉行在即,市傳中央將提出加強科技改革,估計是應對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就半導體、醫藥品、稀土礦業和大容量電池等關鍵供應鏈進行審查。中國加強自主研發先進技術乃一貫戰略,中美爆發貿易戰以來,科技層面爭逐更趨白熱化,提升核心技術國產比率,肯定是「十四五」重點。由於屬長途競賽,勝負毋須太早判斷,但在國家安全為前提下,世界出現兩大科技陣營,供應鏈布局勢必重組。

在肺疫爆發初期,分析已預計為免各種病毒快速蔓延嚴重影響經濟運作,供應鏈須「去全球化」,未料到疫潮在環球肆虐,反而更依賴「中國製造」。隨着疫情緩和,個別歐美國家或會重提限制使用內地技術(設備),供應鏈很大機會演變為區域化,將推動原材料、物流等需求增加,成為全球通脹的導因,商品邁向「超級周期」便是佐證。

每次經濟衰退之後,商品普遍造好,目前多種能源和原料的價格已進入牛市,其中布蘭特油價由「肺疫底」累飆2.5倍、期銅挑戰每噸1萬美元大關,上游產業需求率先起動,最終會傳導到下游的消費產品,屆時便正式形成通脹循環。

附【圖】所見,標普高盛商品價格指數(GSCI)按年變幅與美國CPI年率走勢非常接近,過去20年關連系數報0.8,今年首兩個月GSCI上揚16.5%,由於2020年的比較基數低,GSCI即使升勢暫歇,未來數月按年漲幅隨時仍達一倍有餘,透過迴歸分析推算,美國CPI將攀至3%左右,遠較市場預測為高。誠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指出,對通脹率一兩次急飆不會立刻採取行動,投資者卻難像鮑公理智,當通脹預期再升溫,或又一次引爆「債息之亂」。

英倫銀行首席經濟學家Andy Haldane上周用「老虎」比喻通脹,警告央行莫忽視其風險,惟以現在各國經濟僅處復甦初階,無論是貨幣或財政政策都不會優先對付「通脹虎」,意味「再通脹交易」仍將是炒作主流。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