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20-12-23 07:19

【EJFQ信析】電動車股揭新章 Tesla泡沫未及中企

放大圖片

美國本輪9000億美元紓困方案蹉跎多月終獲國會通過,對備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民眾與企業,肯定是聖誕佳音,投資者即趁好消息「拆禮物」。標普500指數周一(21日)回吐1.44%,跑輸另外兩大指數,部分原因是標指新貴Tesla從紀錄高位急挫6.5%,初登場即為表現最差成份股,惟踏入2020年至今累漲677%,排名榜首。

Tesla周一收報649.86美元,市值達6160億美元,是美股第六大,僅落後於五家科技巨無霸(蘋果、微軟、Amazon、Google母企Alphabet和Facebook);老闆馬斯克(Elon Musk)財富已趕過微軟創辦人蓋茨,力追全球第一位的Amazon貝索斯(Jeff Bezos)。

周一Tesla正式以標指成份股姿態出現,為電動車股寫下新一章,分析估算將吸引800億美元追蹤指數資金買貨,惟稍有經驗的投資者都明白「指數新貴」早被炒上,到正式「染藍」反而會遇上沽壓,究竟是短期調整抑或長線見頂掉頭,還須視乎企業本身發展。

Tesla專攻純電動車,其後成功量產,至去年開始錄得盈利,市值逐步膨脹超越所有同業,當多位著名淡友陸續宣布「投降」,最終晉身標指,利好因素已反映得「九九十十」。Tesla股價顯然存在泡沫,市盈率達1260倍,根據彭博資料,2021年及2022年預測市盈率仍有170和112倍,以大藍籌而言屬偏貴,下行風險相對高。

敢作電動車先行者,是Tesla戰績輝煌的底因。提倡環保放諸四海皆準,傳統汽車遭淘汰只屬時間問題,概念遂長炒長有。以內地為例,國務院公布目標於2025年把新能源車銷售比重上調至20%(即5年後八成新車續使用汽油),已足夠令相關板塊反覆炒作。電動車的潛力,必是未來半個世紀產業焦點,連蘋果也來分一杯羹。

蘋果2014年啟動的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據報有進展,目標生產電動車,相信這家手機龍頭並非想變身車企,但自動駕駛系統及電池技術等均足以開拓新收入來源。事實上,Tesla正式納入標指立刻勁跌,蘋果染指「電車業」或多或少有落井下石之效。

Tesla短線會受很多消息影響,長期來說,幾乎全部傳統車企都不甘後人,加碼拓展電動車業務,對手環伺,Tesla可否保住先行者優勢確屬疑問。然而,Tesla股價在肺疫初期曾下瀉六成惟迅即收復失地的「往績」驕人,就算再急滑也不宜全面看淡,畢竟盈利能夠「消化」泡沫,若旗下車輛持續暢銷,Tesla有機會成為另一家蘋果或Amazon,而股價由低位計暫時「僅漲」20餘倍,其實尚具翻幾番的空間。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電車股」升勢更加驚人。附【圖】所見,今年於美國掛牌的小鵬(XPeng)及理想(Li Auto),連同蔚來(NIO)和比亞迪(01211)的相對表現,Tesla股價較諸小鵬上市後升幅只排尾二。中資「電車股」泡沫或不輸海外,而且規模有別,其風險預料亦比Tesla高。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