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國際財經 | 2020-12-23 00:00

【信報短評】美國施援重民生 港府紓困太吝嗇

放大圖片

美國國會終於在當地時間周一通過總值9080億美元的次輪紓困方案,趕及在額外失業救濟計劃屆滿前,為國民送上一份聖誕禮物。這新方案算是做到以民為本,在新冠疫苗陸續廣泛接種前,讓民眾可支撐下去。相對而言,港府的第四輪紓困措施,同樣趕及在聖誕前通過撥款,惟規模及針對性可謂小巫見大巫,更被批評只救企業不救人;港美制度不同,當然不可能全盤照搬方案,若要扶助陷困的小市民,無論如何也不應斤斤計較。

為何說美國的最新方案是以民為本,因為內容既顧及企業生存,也針對民生,尤其是失業人士的需要,最大支出也是直接或間接落到民眾身上。首先,該方案用3250億美元延續了薪酬保障計劃(PPP),申請貸款的中小企只要符合包括保留職位的要求,便可豁免還款,性質類似本港已完結的「保就業」計劃,目的是穩住打工仔的飯碗。

此外,新方案動用約1660億美元延長失業救濟金,以及額外每周發放300美元予每個失業人士;同時繼續對中產及基層直接派錢,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民眾,每人會收到最多600美元的支票,紓解民困之餘,也有助提振消費。

反觀香港,政府確曾派錢,也大手筆保就業,甚至不問是否真的有需要,在豪擲一輪後,見庫房儲備大縮水,又急急收手,剛推出的第四輪紓困措施被指過分吝嗇。眼前的第四波疫潮,無疑較之前凶猛,紓困金額卻大減至64億元,並且只集中給予企業,打工仔或個體經營者難直接得益。對於社會一直有聲音呼籲暫時提高失業綜援,甚或提供失業救濟,港府一律拒絕。

有立法會議員在審批新一輪紓困撥款申請時,批評措施只保僱主,忽視僱員,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只重複說,這輪紓困措施要針對性及精準幫助重災企業,希望僱主拿到10萬、8萬元資助,部分用作交租,部分與員工分享,予人離地之感。

香港總商會日前警告,不少企業捱不下去,明年初倒閉及裁員情況將最嚴重,失業率或升穿7%,建議港府通過發債籌集300億元資金,盡快推出第三期「保就業」計劃。言下之意,現時絕非緊縮財政開支的時候。

事實上,美國隨着新一輪紓困方案施行,肯定還有後着。候任總統拜登挑選的財政部長耶倫,是知名的新凱恩斯派經濟學家,相信會採取更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改善就業和收入差距,待白宮新班子於下月上場後,應有一番新景象。

無獨有偶,本港下年度《財政預算案》也在差不多時間出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為此進行公眾諮詢,他自比為廚師,強調只有了解市民想法,才能煮出合適的口味。然而,按港府現時的口徑,強調財赤空前,理財要審慎,即使財爺廚藝高超,市民也難抱什麼期望。

環顧世界各地,要化解當下困境離不開兩招,其一是撐經濟民生,其二是打疫苗抗疫。現時疫苗何時可用,供應是否及時,仍未有把握,為民紓困顯得更加迫切,因應疫情發展擴大紓困規模刻不容援,否則,之前數輪措施將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