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20-12-23 05:00

陳詠詩

2021年留意息口上升風險

放大圖片

2020年即將過去,展望2021年的固定收益市場前景,我們預期,環球中央銀行依然會是金融市場上應對新冠肺炎影響的主力,假如美國財政刺激有限,來自央行的寬鬆措施更加會是重中之中。

目前來看,在可見將來相信央行都不會展開「縮表」或是加息,然而,投資者要留意,隨着新冠疫苗明年開始廣泛分發及接種,加上為應對疫情而推行的龐大財政與貨幣刺激,長年期債息上升的風險不得不防。

大規模刺激帶來風險

事實上,自疫情爆發以來,G6國家的中央銀行已經將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倍增,風險資產的價格亦因此被推高,導致多個不同行業債券的信貸息差收窄,惟備受疫情負面衝擊的行業如能源等的信貸息差依然較大。

投資者需要留意的是,伴隨着寬鬆貨幣政策,全球債務水平亦因為疫情所導致的融資需求而上揚。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環球公共債券比重在2021年初將升至約100%,如此龐大的債務若要平穩過渡、避免觸發違約潮,中央銀行則必定要將融資成本維持在低水平。

同樣正因如此,投資者需要慎防息口突然上升所帶來的風險,而導致息口上揚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可以是通脹出現回升跡象、經濟前景轉佳甚至是央行政策失誤等,例如聯儲局在2018年底縮減資產負債表,便曾令市場出現動盪。

雖然美國民主黨同時控制白宮及國會參眾兩院的情景所面對的通脹風險相對減低,但投資者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通脹風險或會因為疫苗推出情況快於預期,又或是中國內地的社會融資規模上升而增加,惟央行為了將利率維持在低水平,可能會故意延後對通脹及債息的反應。

未來數月部署要較靈活

無風險利率上升一般對新興市場債和長年期投資級別債構成較大衝擊,導致信貸息差擴闊。高息債領域中較短存續期的資產所受到的影響會較小,而具備收益特性的短存續期資產則可望跑贏。這種市場錯位亦可帶來投資機遇,特別是在那些原本息差已經極小的板塊之上,我們建議投資者在未來數月部署要較為靈活,謹慎選擇證券投資及留意估值水平。

另一方面,美元滙價在經過多年的升勢之後,今年在聯儲局龐大貨幣刺激所帶來的流動性影響下轉弱,加上美國繼續舉債以支持財政赤字,我們預期美元弱勢將會持續。

而未來市場仍將會較為波動,有質素且具備較高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評分的發行商,未來數年的回報可望較ESG評分較低的公司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