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香港財經 | 2020-12-07 08:48

任志剛指本港患經濟肺炎難V形反彈

放大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香港經濟,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預料本地經濟或需一段時間才能回復正常,且未必會出現V形反彈。但他對前景看法依然樂觀,認為即使中美政治關係緊張,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仍有發展空間。在百年未見的大變局、內地雙循環及大灣區政策下,他強調香港須思考如何定位,特別是要在大灣區金融業扮演重要角色,必須做到「五通策略」,包括資本更加流通、貨幣兌換暢通及金融基建聯通等。

任志剛接受《信報》訪問,談及經濟何時可望復甦時指出,疫情成新常態,由於香港是外向型經濟,若不能與外界面對面交往,所受的影響較封閉式經濟體系為大,他形容今次是「經濟肺炎」,經濟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回復正常,「不覺得會有V形反彈」,大家要作好準備,適應減低人與人接觸的業務模式,但涉及人與人接觸的行業如旅遊、餐飲業,「恐怕寒冬幾長吓」。

不過,他對香港經濟前景仍然樂觀,「香港角色好明顯,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會因為疫情而轉變」,當然要留意其他因素,例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及百年未見的大變局下,香港如何適應、中美關係如何發展等。

任志剛直言,如果美國與中國不但打貿易戰、科技戰,還打金融戰,美國把金融武器化以制衡中國,對香港或多或少會有影響,實際要視乎具體情況,例如若美國恐嚇不准香港使用美元,「這個(金融)『核彈』可以對國家、對香港好大影響」,但他認為美國「不會行到咁盡」。

他又指出,香港必須在百年未見的大變局、內地雙循環以及大灣區發展政策下,構思如何定位。在「一國兩制」下,中港之間的生產要素流動並非太暢通,在人才流通上,港人可以北上工作,但土地則無得流動,在運用內地土地資源方面,本港醫療行業已有相關的發展,惟最重要在資本流通領域想辦法加強,因為內地有外滙管制。

任志剛又舉例,若香港要在大灣區的金融業扮演吃重角色,不能單有一個「理財通」,還要做好「五通策略」,包括資本流通、貨幣兌換暢通、金融基建設施聯通、大灣區內的貨幣在區內流通,以及金融中介活動建立互通,務須思考如何解決港元與人民幣在內地使用的問題,資金融通渠道要打通,香港銀行能否在內地吸存放貸等,「打通晒這些經脈才可扮演我們的角色」。

總的來說,他認為要聚焦如何破除資本流動的障礙,爭取生產要素流動的提升,尋找如何可令香港參與內循環,香港作為中國唯一的境外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活動的主軸經香港進行等問題,希望內地在制定政策時可考慮有關因素,確認香港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