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0-11-25 05:00

王然

【私銀觀】抓緊RCEP大贏家

放大圖片

11月5日,中日韓東盟10國及澳洲和紐西蘭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些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合計達26萬億美元,人口22.6億,約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在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放緩和對「去全球化」的擔憂之下,協議有助支持區域貿易和經濟增長。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這標誌着亞洲進一步朝着以中國為中心的貿易秩序邁進,並且發出了一個强烈的訊號,即亞洲願意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進一步推進貿易自由化。目前協議仍需15個成員國中的9個,履行其國內法律審批程序後方可生效。

中日韓收入料大漲

假設目前中美貿易限制無法解除,RCEP的經濟效益將比《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高出70%。收益如何分配呢?從絕對值來看,預計中國、日本、韓國的收入漲幅最大,分別為850億美元、480億美元和230億美元。但從佔國家GDP的比例來看,某些東盟經濟體特別是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也是主要受惠者。

從行業角度看,製造業特別是電子、工業機械和汽車,將成為RCEP的最大贏家。RCEP的締約國承諾,在10年內將其90%以上的產品關稅降至0%。雖然亞洲已經有多個自貿協定,但目前還沒有連接中國、日本和韓國的貿易協定。擴大覆蓋範圍將有助促進日益以三大集團為主的區域製造業供應鏈發展——日本和韓國處於最高位置,中國居中,而東盟則在科技價值鏈佔中下游位置。

原產地規則更靈活

此外,由於「原產地規則」的限制,在自由貿易區內,擁有全球供應鏈的公司往往會因其產品中含有其他地方製造的零部件而面臨關稅。除了擴大免關稅待遇的覆蓋面,RCEP還對「原產地規則」採用了更加靈活的累計方式,有助進一步改善降低關稅的效果。

除了促進亞洲供應鏈的發展,中國的消費市場可能是另一項關鍵的吸引力。中國與RCEP集團存在貿易逆差,其中大部分逆差來自與澳洲、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和紐西蘭的貿易。雖然加工產品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中國向這些經濟體購買終端商品的規模不容小覷,包括食品和飲料等各種消費品及大宗商品等。過去幾年,中國不斷降低消費品的整體進口關稅稅率,但最終將其中大部分產品稅率降至零的承諾,仍有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擴投資服務貿易自由化

最後的重要一點是,RCEP也為投資和服務貿易自由化帶來了新希望。服務貿易方面,日本、韓國、澳洲等7個成員使用的是負面清單制度,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8個成員則採用限制性更强的正面清單,它們承諾將於6年內過渡至負面清單制度。中國承諾進一步開放金融、商業服務、建築等領域的貿易。除了服務業,所有成員都承諾採用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放寬製造業、農業、礦業領域的外商直接投資規定。總體而言,與CPTPP相比,RCEP在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方面的要求較低,例如在知識產權保護、國有企業待遇、勞動和環境法規等方面。

看好工業等周期性行業

區域內的製造業供應鏈將成為RCEP的最大贏家,因此,目前供應鏈位於RCEP範疇內的公司,有可能迎來關稅稅率的下調。對於夾在中美貿易戰之間的企業,零關稅亞洲區域內供應鏈的建立,給予他們重組供應鏈,從貿易戰壓力中解脫的機會。在這一方面,電子產品、工業設備和汽車等行業可能受惠最大。從股市角度看,在中國和韓國等我們看好的市場中,RCEP加强了我們對工業等周期性行業的信心。最後,考慮到極具吸引力的息差、較低的波動性,以及美元整體走軟下人民幣堅挺的背景,我們仍然看好中國中央政府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