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脈搏 | 2020-11-06 23:29
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已在周四截飛,獲得389.3億元認購,超額2.9倍,按照增發安排,最終發行額將加碼至150億元,明顯仍未可滿足熱熾需求。政府發行iBond的用意,是在超低息環境下為市民提供比銀行存款多一些的回報,同時又可搞活零售債券市場,現在可說超額完成,不妨乘着這股氣勢,以類似模式發展其他面向市民的零售債券,例如綠色債券及社會企業債券(姑且稱之為gBond及sBond),增加渠道還富於民之餘,也讓零售債券更多樣化,同時鼓勵市民多認識綠色經濟等概念,增進社會公義,何樂而不為。
第七批iBond認購人數約46萬人,少於上一批即2016年的逾50萬人,認購金額錄得389.3億港元則多出73%,反映在存款零息時代,2厘的保底息率相當吸引,認購3手或以下,應可獲全數分派。3手即3萬元,按保底利息計,一年派息600元,雖然收益有限,但市民對債券的了解,對通脹的認知,肯定已增加不少。
iBond認購熱烈,可見很多市民還是希望把資金放在較保守的資產上,對這類債券有一定需求。然而,零售債券的發行成本較高,一般企業普遍不會選擇,如要進一步搞活市場,離不開官方牽頭。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綠色金融,亦正促進投資者多認識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等新概念,何不從這方向出發,及早發行零售綠債。
事實上,政府去年中已發行綠色債券,惟並非面向零售市場,至今年中募集了約78億港元。當時政府的解釋是綠色債券比較複雜,希望累積更多經驗,才擴大至零售層面。現在市民對定息收益有需求,政府應把握時機,推出結構較簡單的品種,既有助市場發展,又可提高社會環保意識,收一箭雙鵰之效。
當然,這類政府零售債券的息率,必定要比市場水平稍高,才能吸引市民踴躍認購,背後有還富於民的意味,甚至帶有福利色彩,卻只能惠及有閒資的人,弱勢社群及基層或無緣分享,恐怕有失公平。如要緩減這矛盾,並非沒有辦法,一樣可透過零售債券來解決,關鍵是要大膽創新。
近年國際興起「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透過發債集資用於社會項目,若成效達標,政府依約給予利息。港府目前也有借用當中的「按效益付費」概念,在今年9月推出首個項目。如再簡單一點,可由港府牽頭發債籌集一筆資金,交由金管局等專職機構負責投資,把賺取的回報扣除向投資者派發的利息後,餘款用來支持與債券掛鈎的社企或公益項目,讓市民的投資意識與公民意識及社會責任連繫起來。
還富於民與推廣環保、扶助弱勢,絕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政府若願意破格思考,實在有很多機會可創造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