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20-09-29 05:00

Keith Wade

儲局新目標意味寬鬆政策持續

放大圖片

雖然美國聯儲局以推出新的平均通脹目標和實現就業最大化來調整政策框架,但在最新的政策會議上卻並未採取任何實質行動。會上提及新政策在未來將如何運作,但利率和購債計劃仍將維持不變。

聯儲局更新了其經濟預測概要。該概要就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利率、通脹及失業率趨勢進行預測,當中以通脹將於2023年回升至2%這項預測尤其值得關注。

量寬將持續更長時間

有別於以往的做法,利率預測在這次更新中並未有隨通脹更新而改變。從前,聯儲局會因應這類前景展望而發出收緊政策的訊號。新政策意味聯儲局願意等到通脹高於2%後才作出反應。

在新的政策框架下,聯儲局希望以多長時間實現平均通脹目標目前尚未可知,但若按美國經濟研究局(NBER)的指標計算,過去4個經濟周期的平均值是略低於10年。

就此而言,目前的10年平均通脹僅為1.6%,意味通脹需要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在2%以上方可實現平均通脹目標。在其他條件維持不變的情況下,聯儲局顯然需要進一步放寬政策,以達致其預期中的2%通脹。

由於現時的貨幣政策已非常寬鬆,聯儲局在短期內可使出的招數將相當有限。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已排除使用負利率政策的可能性,因此,政策調整亦只能透過前瞻性指引或購債計劃(亦即量化寬鬆)進行。事實上,可用的刺激方案已幾乎用盡。

除了經濟增長復甦,當局亦試圖藉着讓經濟在一段時間內「運行熱絡」(run hot)以推高通脹。在這種背景下,政策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寬鬆,而差異亦將進一步擴大。利率將會維持低企,而量化寬鬆持續的時間亦將較在此前的政策框架下更長。

壓低債息鼓勵財策措施

雖然這有可能會帶來更高的通脹,但正如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情況一樣,即使失業率處於50年低位亦難以讓通脹升至2%的目標水平。正如我們的廣泛觀察一樣,菲利普斯曲線趨於平坦,揭示失業率再低也無法刺激工資增長或物價通脹。

在經歷環球金融危機過後,家庭債務水平已下降,加上銀行亦已受到更嚴格的監管,聯儲局的政策工具顯然已經失去大部分效力。然而,財政政策應可繼續維持有效。雖然這應該是政府而非央行的職責,但透過維持債券孳息率及曲線低企,央行的角色應有助鼓勵政府加大財政政策的力度,從而讓政府債務維持在較具持續性的水平。這一點已透過前瞻性指引及量化寬鬆實現,而通過設定10年期債券孳息率以控制孳息曲線,或會成為聯儲局政策補充的最終手段。

實施孳息曲線控制政策

進一步放寬財政政策應有助刺激需求和通脹。如果各國政府紛紛採取現代貨幣理論(MMT)經濟學派所提倡的政策,直接透過央行印鈔為財政開支提供資金,上述的情況將有可能變得更為明顯。然而,這將涉及制度調整。比起在短期或中期內發生的可能性,這更像是在較長遠將來才會發生的事。

受經濟衰退所造成的下行壓力將在短期內拖累通脹等因素影響,聯儲局選擇按兵不動,並試圖透過減少干預措施,以達致新的平均通脹目標。這或意味聯儲局將於未來幾個月推出更多寬鬆措施,並將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實施孳息曲線控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