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MPF | 2020-09-11 05:00

曹偉邦

精明積金格價有法

放大圖片

香港的經濟前景正面對極大的不確定性,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為6.1%和3.5%,反映很多打工仔收入都大受影響。在經濟前景未明及收入不穩的情況下,愈來愈多人會在節流入手,如在購物前四出格價,務求可以享受到「性價比」高的產品或服務。至於與打工仔關係密切的強積金,其實亦有基金收費,我們又應該如何「格價」?收費又是否唯一的考慮因素呢?

基金收費可分三大類

強積金的基金收費大致可分為三大類:(1)基金管理費,如行政費、受託人費及保管人費用等;(2)保證費,為提供保證而從保證基金的資產中扣除的款額;以及(3)其他收費或開支,例如補償基金徵費、成立計劃的支出、彌償保險費、核數師費及法律服務費等。

這些基金收費絕大部分是從基金資產中扣除,即是基金價格已經反映了收費扣除後的資產值,但有些強積金保守基金則透過扣除成員賬戶中的單位收取費用。因此,強積金個人賬戶的多寡,與成員須支付的手續費無直接關係,但為了方便管理,筆者還是鼓勵成員整合賬戶。

理論上,基金收費愈低對投資回報愈有正面幫助,尤其強積金是一個長達數十年的退休投資計劃,些微的百分比差距在日積月累下,被收費蠶食的投資回報也可能非常可觀。那收費低的基金是否定能爭取更好的潛在回報?收費較高的基金是否會令投資回報失色?

收費與回報未必對等

根據積金局資料顯示,強積金的基金開支比率由0.35%至3.38%不等,平均為1.45%。由於最高及最低基金開支比率的基金為不同基金類別,並非「apple to apple」的公平比較,因此我們以股票基金中基金開支比率最高(2.22%)及最低(0.71%)的兩隻基金為例,前者自推出以來錄的回報為6.12%,後者則為4.26%,由此可見,收費高低與潛在回報未必對等,部分收費相對較高的基金也有可能為成員帶來更佳的回報,收費低也不代表回報一定較為出色。

其實,現時基金平均基金開支比率已比強積金計劃推出初期下調不少,近年更陸續增加一些低收費的選擇,如被動式管理的指數基金及預設投資策略,其基金管理費很多更低於1%,以迎合不同成員的需要。

成員應比較多方面因素

除了基金收費和表現,成員也要留意基金的投資風險、投資地區、資產組合以至管理模式,假如是選擇「半自由行」或TVC(可扣稅自願性供款),也應考慮受託人的服務水平、電子平台是否易於使用,以及支援服務是否全面等,才能稱得上是「積金格價精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