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即巿股評 | 2020-09-09 07:00

【跨市博弈】一般投資者容易犯上自欺欺人的錯誤

放大圖片

中芯國際(00981)(688981.SH)今年股價曾狂升暴跌,有人歡喜有人愁,但不失為經典案例作為日後借鑒。公司從5月初公布打算回歸上海科創板上市,H 股股價在兩個月左右時間已暴漲逾倍。在科創板掛牌首日,更比招股價挾高2倍,收報82.92元人民幣;不少投資者仍未察覺到股價已嚴重高估,但 H 股的「聰明錢」就明顯趁好消息盡出大量拋貨,單日成交額高達226億港元,股價由接近40港元,急挫25%至28.75港元。及後,大股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減持,又遇上美國擬落實制裁中芯,再進一步令股價雪上加霜。

當然,不少讀者也早已知曉,目前內地半導體產業升級的最大瓶頸,主要是半導體生產設備和集成電路設計軟件(EDA)。而中芯可量產的最先進的晶片製程為14納米(但實際良率仍然偏低、距離成熟尚要時間),與台積電(TSM)早已量產的7納米(和今年第二季已開始量產5納米製程)固然有很大的距離。假如美國一旦落實嚴厲的制裁措施,對高度依賴海外半導體生產設備和晶片設計軟件的中芯肯定造成致命的打擊,要追趕競爭對手的步伐,基本上將不可能實現。

以中芯的例子來說,專業投資者和一般投資者最大的分別,就是前者很少會犯上自欺欺人的錯誤,而且願意快速修正。當股價大幅下瀉,一般投資者仍會自圓其說:「好公司(有國家隊支持)的股票總是會回升」、「投資要有耐性」、「恐慌性賣出是愚蠢的行為」(不賣就不賠)。但專業投資者不會忽視睇錯的風險(股價有機會自此一沉不起),也明白投資要有耐性之餘,但等待也有成本(可能會錯過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

然而,今天無論是為官的或執法者都帶頭,在社會問題上豎立「自欺欺人」的歪風。由元朗的「勢均力敵」、把原告變成「被告」、說成從未存在的「三權分立」、「士巴拿」變攻擊性武器、制服12歲女童「是最低所需武力」、...連串事件,簡直是罄竹難書。惟當權者把問題都怪罪在批評者身上,就如缺乏獨立分析思考能力的投資者一樣,注定難成大器。

(筆者及相關人士持有台積電的財務權益)

家族辦公室投資經理

徐立言(本欄每周逢一、三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