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市場分析 | 2020-09-04 05:00

譚慧敏

【私銀觀】環球股市估值是否過高?

放大圖片

MSCI AC世界指數已超越今年2月新冠危機前的歷史高位。雖然環球股市6月曾出現整固,但7月及8月繼續造好,很多投資者開始擔憂股市估值是否過高。在此,我們探討一些關於股市近期常見的問題。

疫苗進展buy the rumor

根據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目前有超過250種新冠疫苗正在研發中,有25種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當中更有5種已公布在今年9月至12月期間可作應急使用。專家表示,新冠疫苗可能於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之間成功研發,供某些特定人士使用。由於獲得前所未有的資金支持及先進的技術平台,在研發中的疫苗數目眾多,研發進展步伐亦得以加快(過去研發出一款疫苗需最少4年)。疫苗生產商也宣布擴大產能,有望在今年底前生產10億劑,在2021年底前達至90億劑,足夠全球78億人口接種。

市場憧憬新冠疫苗在未來數月面世,促使分析師上調經濟增長及企業盈利預測,股市可能會保持韌性,在好消息成真前可能不會出現大幅調整,即「謠言傳播時買入,消息成真時賣出」(Buy the rumor, sell the news)。

未見科網泡沫有盈利撐

標普500指數權重最高的五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Facebook)*今年大幅跑贏其他股票,帶動標普指數的整體遠期市盈率升至22倍,接近2000年3月「科網泡沫」爆破前25倍的高位。與2000年「科網泡沫」時期的前五大公司(遠期市盈率為47倍)相比,目前約34倍的估值不算太高。它們的純利率為18%及處於淨現金狀況,相對2000年前五大公司純利率11%及處於負債狀況。

此外,五大巨頭今年第二季每股盈利增長19%,而大盤指數則錄得34%的負增長。股本回報率而言,美國科技股普遍接近30%,高於環球其他地區的科技股(23%)。強勁的基本因素可解釋美國超級大型科技股的高回報及高估值。因為它們是5G、人工智能及雲端運用等超級大趨勢的主要受惠者,這些科技股與其他成份股之間的表現及估值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儘管如此,美國大選的結果可能影響這些科技股的表現,尤其若民主黨「橫掃」兩會可能會帶來加稅及科技監管方面的風險。

充裕流動性支持高估值

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及龐大的資金流動性能支持較高估值,但長遠仍需要配合良好的盈利。第二季美國企業整體的每股盈利較市場預期超出22%,很多分析師亦因此上調大多數板塊2020年的盈利預測。隨着經濟進一步開放、貨幣政策持續偏向鴿派、額外的財政刺激以及更多新冠疫苗的正面消息,預料2020及2021年的盈利預測會進一步上調,而市盈率倍數也有望回復合理水平(當市盈率的分母擴大)。

此外,價值股在2003年和2009年從衰退復甦過程中均表現優異。我們預期部分資金會逐漸從昂貴的增長股轉到表現落後的價值股,令股市漲勢持續。然而,美國大選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都是投資者不容忽視的主要風險。因此,我們繼續建議採取「槓鈴策略」,一方面持續投資,保留風險資產並趁低吸納;另一方面透過黃金、高息股票和優質企業債等防守性策略對沖風險。

*僅供說明用途,並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