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20-07-06 07:00

【信報月刊】負面情緒爆煲 學生「腸易激」急增

放大圖片

與親朋好友吃飯,用膳後卻經常腹痛或肚瀉,本以為病從口入,偏偏只有自己「中招」,這或許與腸易激綜合症(IBS)有關。受到生活壓力、社會撕裂、疫情持續的影響,港人負面情緒一發不可收拾,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警告,愈來愈多人自小種下「玻璃肚」的病根。--本刊記者鄭雲風

情緒與腸胃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關係密切。醫學界發現,腦部與腸胃由同一組細胞分裂,共用同一類神經傳遞物質,因此有壓力情緒時,有「小腦袋」之稱的腸胃亦受影響,引致不適。

「腸易激是香港最常見的腸胃病。」胡志遠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現時全港大約每六個成人,便有一人患上IBS,但大多以為「食錯嘢」,忽視焦慮、緊張等心理因素,未能對症下藥。由於病情轉差影響社交,引起更多負面情緒,導致惡性循環。

IBS可分為四種:便秘型、腹瀉型、混合型及不定型。特性包括腸道蠕動過快、感覺神經線敏感等,猶如警鐘誤嗚,少少刺激已引起肚瀉或便秘,而非病毒感染所致。就算IBS患者作腸鏡檢查、糞便化驗,也不會找出腸道結構上的異常。

一緊張即肚痛

近年,胡志遠從臨床診治時觀察到,中小學生患上IBS的比例愈來愈高,部分嚴重個案甚至一想起面試、上學,已經肚痛,「看到趨勢愈來愈年輕化及嚴重。」背後原因很簡單--日積月累的壓力無法釋放。

「父母用多少時間教育子女認識負面情緒?沒有!有時間就用來補習、上興趣班,這些都是壓力來源。」胡志遠透露,自幼出現胃功能失調的個案比比皆是,最年輕甚至去到四、五歲,「他們看兒科後處理不到,便來找我」。

身為人父的他強調,小孩不會天生認識負面情緒,需要從朋輩、父母身上慢慢學習,奈何孩童壓力日益加重,偏偏缺乏與父母相處、朋友遊樂的時間,不懂得識別及應對壓力,只能透過瀏覽社交平台、打機分散注意,「大腦不能回到default mode」,更難調整心情。

結果,愈來愈多人從小種下「玻璃肚」,「腸易激的發病機制,很多在童年發生。」去年浸大醫藥學院研究發現,小時候生活壓力過大,容易令腸道神經生長因子上升,誘發IBS;這種因子不會隨時間減少,可影響一生。

胡志遠補充:「舉個例子,斯里蘭卡特別多IBS個案,因為當地人曾經歷過內戰,好多人從小失去父母,種下IBS的病根。」

原文請閱7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訂閲揭頁版
下載Android揭頁版
下載iOS揭頁版
訂閱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