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 2020-02-26 05:00
Erik Norland
玉米、大豆和小麥價格與主要出口國的貨幣走勢持續密切相關。玉米和小麥價格對俄羅斯盧布的走勢敏感,大豆、豆粕和豆油價格跟隨巴西雷亞爾。小麥也跟隨出口國貨幣如澳元和加元,這些國家出口量不大,但知名度很高。而大豆也與加元關係密切。
農產品價格與貨幣同步
反過來,澳元、雷亞爾、加元和盧布傾向與各自出口的加權商品指數同步變動。這些國家多以出口能源和金屬類大宗商品為主,這兩大大宗商品在巴西商品出口中佔比略高於一半,在加拿大出口中佔比超過80%,在澳洲和俄羅斯商品出口中佔比超過90%。
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旺盛,工業金屬和能源價格對中國經濟增速的很敏感,但往往反應滯後。這些商品看似與狹義中國工業增長指數─李克強指數走勢特別配合【圖1】,該指數包含銀行貸款、電力生產和鐵路貨運量。
影響似乎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加/減速往往令能源和金屬價格上漲/下跌,而能源和金屬價格的升/跌通常導致澳元、雷亞爾、加元和盧布兌美元價值升/跌。由於農業生產成本部分以當地貨幣計價,因此玉米、大豆和小麥的價格往往與出口國的貨幣走向一致。
內地庫存多反應較滯後
然而,對大宗商品和貨幣投資者可能有用的是,大宗商品與大宗商品貨幣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反應往往滯後,有時滯後一年之久。舉個例子,如果中國經濟今天開始加速增長,主要大宗商品的國內庫存可能許久才開始減少。反之,如果經濟放緩,大宗商品購入可能不會立即減少,庫存一段時間內仍會增加。在某些情況下,大宗商品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變化的價格反應,可能在半至一年甚至更長都不出現。
展望2020年代,玉米、大豆和小麥農夫可能希望把重點放在中國經濟增長上,並看作澳元、雷亞爾、加元和盧布等農產品出口國貨幣,以及農產品未來價格變化的主要指標。
鑑於中國金屬和能源需求巨大而地位重要,滙率與農產品價格有連鎖反應,因此,2020年中國經濟表現成為關鍵。2019年底,中國GDP增長率降至6%,為數十年來最低。李克強指數顯示近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約7.5%(2017年增速高達11.5%)【圖2】。其他指標也表明中國增速放緩,如中國2018年零售額增長9%,但2019年「僅」增長8%。中國出口佔GDP的百分比已停滯。此外,傳聞中國企業信貸還款壓力正增加,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也有巨額債務。
中美貿戰緩和提振信心
雖然中國有經濟增速放緩和債務壓力增加的跡象,但樂觀因素也很多。首先,人民銀行一直大幅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如果達到預期效果會刺激借貸增長【圖3】。
此外,中美貿易戰似乎至少緩和,可能有部分可解決,並會提振信心與投資。貿易戰緩和加上寬鬆貨幣政策,令中國孳息率曲線變陡。曲線斜率與過去15年經濟增速加/減速密切相關。若中國更陡峭的孳息率曲線,其實指向經濟增長反彈,對於經歷5年低價與橫盤的原油、煤炭、工業金屬和農產品的賣家來說,可能是可喜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