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亞洲(日本以外) | 2020-01-20 05:00

胡一帆

【私銀觀】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緩

放大圖片

貿易回暖、政策寬鬆以及科技板塊帶動產業動能好轉,應將驅動亞洲地區2020年前景,並有助於工業產值等「硬資料」趕上已見改善的「軟資料」,如採購經理指數(PMI)。

亞洲貨幣政策維持擴張。我們預期,利率平均再下調20至30個基點,新興亞洲降幅將大於北亞及澳洲。財政政策也分擔支持增長的角色。中國(提高地方發債額度)、韓國和日本(財政刺激規模相當於GDP的1.5%至2.0%),以及印度(減免稅負相當於GDP的0.7%)等國實施財政支持政策。與此同時,東南亞地區(東盟)的財政赤字也將擴大,菲律賓將擴大0.5個百分點至GDP的2.9%,印尼增加0.2個百分點至GDP的2.4%,印尼還在考慮放寬財政赤字上限,目前為3%。

中國增長下行速度放緩

在結構性改革持續進行、貿易談判仍有不確定性的背景下,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繼續放緩。但是鑑於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且美國不再提高關稅,放緩幅度應該會比去年溫和。政策繼續支持經濟增長,包括進一步降準、利率進一步自由化、提高地方政府發債額度等在內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助於緩和經濟下行風險。

2019年中國GDP增長從2018年的6.6%放緩至6.1%左右,主要受中美貿易摩擦及國內結構性不利因素影響。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顯示出繼續寬鬆的政策立場,並強調保持經濟增長在「一個合理區間」,以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的重要性。我們認為,政府很可能將2020年的增長目標設在6.0%左右。這意味增長放緩幅度將較去年更為溫和,主要是由於中美貿易達成第一階段協定,關稅暫時不再上升,有助於緩和經濟下行風險。

但鑑於結構性改革持續進行,且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仍揮之不去,這些依然會令經濟增長承壓,政府將保持寬鬆政策提供下行緩衝。

降準與LPR改革繼續

中國人民銀行在2019年共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50個基點,並在2020年元旦當日降準50個基點,部分是為了應對繳納稅款、地方債發行以及春節期間大量現金支取等方面的流動性需求。我們認為,2020年底前人行還會降準50至150個基點。決策層仍決心通過進一步改革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LPR改革將從新增貸款延伸至存量貸款。

從去年8月推出LPR改革以來,截至2019年底,近90%的新增貸款都採用LPR為基準的定價機制。此外,人行要求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在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隨着利率改革逐漸深化,作為LPR錨點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在2020年有望下調10至20個基點。

通脹風險可控無礙寬鬆

主要受豬肉價格飆升拉動,去年底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升至近8年來新高4.5%,春節假日期間仍可能面臨物價上行壓力。但我們預期,隨着豬肉供應逐漸恢復,再加上基數效應開始顯現,物價上行趨勢可望於2020年第一季見頂。今年CPI通脹目標預計仍會在3%左右。相比之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在2019年下半年跌入通縮後,2020年可望回升至低單位數正增長,主要受能源價格上漲和內需企穩推動。雖然高油價向上下游傳導的風險值得關注,但應該不會影響到政策持續寬鬆,因為核心通脹依然溫和,而且穩增長是中國政府的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