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論 | 2019-12-11 08:30
蘇振顯
筆者最近參加香港測量師學會規劃發展組的會議,介紹Letter M可幫助政府收地的功能及優點。會上有一講者提問政府收地的情況,覺得過往地政總署在新界收地發展公屋及基建,需要多年時間,質疑是否有延誤的情況。在討論中覺得很多人並不了解收地過程,以為只要刊登憲報就可收地發展,事實上收地過程非常複雜,刊登憲報只是最簡單的一步。
地政總署在收地過程中只是一個提供收地服務的專業部門,因為收回來的土地通常是作公屋、學校、醫院、公路或水務等用途。地政總署並不是最終土地使用者。在每個分區地政處都有一個部門專責收地工作,通常政府部門在某工程項目提升至甲級,就會向地政處提出收地要求,地政處收到要求後就會因應手上的收地項目緩急次序,編訂一個收地時間表,所以除非是中央政府確認是極急的收地項目,一般都要一、二年才輪到啟動收地程序。
到項目開始啟動收地程序,仍然有年半到兩年時間才完成整個收地過程。首先要確定收地範圍是否合理及不能多收,如覺得收地範圍過大,可要求收地部門修改,收地範圍確認後就要進行一個全面的調查及測量。將收地範圍內所有可賠償的項目包括土地權益、居民、農作物、家畜、建構物、花草樹木、以至鐵絲網、水井等都紀錄下來,根據這個調查作一個收地預算,並以這收地預算向庫房要求撥款。當撥款確定後就可刊登憲報,並進行詳細的各類賠償計算,在刊憲後地政處就發信給各個業主,佔用人、農戶提出收地及各方面賠償金額。
有一點要留意是,收地正式刊憲前要確保政府已撥給地政處作收地用的專款,若政府因種種原因不能撥出款項,收地工作便要延遲直到撥款到位。要求收地部門是工程部門,但負責撥款是庫房,需要因應政府財務情況而撥款,並不一定配合到工程部門的時間要求,所以會令到外人覺得地政處收地時間過長,但問題不一定在地政處身上。另一個情況是,若收地面積過大有百多萬方呎,地政處人手有限,並不能一下子處理太多工作,便要因應情況將收地工作分數期進行,這亦是另一個原因令到收地時間歷時多年。
原則上刊憲3個月後私人土地自動收為官地,業主及佔用人就要離場交回土地給地政處。若有搬遷困難可寬限一些時間,但不能拖延太久,因工程部門已將工程合約批出,合約上有一個進場開工的日子,延誤會導致政府繳付罰款,所以不能延誤太久。 此外在業主/佔用人/農戶在賠償金額上大多會同政府爭拗,很多時要用時間及技巧才能解決爭端。
如果需要撥地安置受影響人士,困難會更加大,例如數年前上水菜園村事件,需要長時間談判才完成清拆。過去地政處官員曾多次因收地而受到襲擊受傷,以上可見政府收地是一個艱巨及複雜的過程,地政處需要有豐富收地經驗的地政專業人士及充足的人手才能完成收地程序。
蘇振顯
蘇振顯測量師行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