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投資 | 2019-10-04 00:00
英眼狙擊 黃國英
投資如痛苦馬拉松 局部走位適可而止
環球股市第四季開壞個頭,觸發大跌的催化劑是美國超弱的採購經理指數。其實製造業不濟,並非特別出奇的事情,市場焦點一早轉向消費者經濟。不過,升市始終漸露疲態,又永遠有一大班人擔心衰退,恐怕一環扣一環之下,消費市道受到影響,於是成為了拋售藉口。
早前捱不住市況折磨,組合淨值亦連環失守幾條警戒線,因此減低了持倉。認定跌市並非太恐怖,再次開始逐漸回補的行動。風頭火勢之下,只是循序漸進,速度甚慢,亦主要圍繞比較穩健的龍頭大股。不錯買入價位是低於早前沽貨的水平,但平均相差不外乎3%左右,和同期標普指數的跌幅差不多而已。
如果回補目標是中小型股,價位的差距比較大,這樣一沽一買才有意思。可是,市場氣氛打了折扣後 ...
(節錄)全文共8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