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香港財經 | 2019-09-26 14:36

消委會憂放貸欠警惕致不理性消費借貸

放大圖片

消費者委員會主席林定國指出,不少借貸廣告針對年青人群組,以消費購物或旅遊為題材,強調借錢手續簡單、快捷容易及利息低,淡化還款能力及欠債的法律責任,缺乏警惕的平衡,擔心會引起不理性的消費借貸。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出,有個案一名女士負債37項,涉及金額30多萬元,其中兩項借貸金額較大,分別為7萬及4萬元的借貸是網上借貸,因為網上申請容易,亦有向一線銀行借進私貸,及向二、三線財仔借取俗稱「卡仔數」的小額貸款及電話借貸,結果因欠款被追數令舉家受到困擾,最後由妹妹協助下償還貸款。

另有個案,一名男子24歲已開始借貸,主要用於消閒、奢移品消費和婚禮開支,最初以信用卡最低還款開始,信用卡額度超支後,開始接觸第一線放債人,27歲時已進行債務重組,之後向第二、三線財仔借貸,高峰時在7間財仔的貸款額共達30萬元。雖然他有穩定收入及能準時還款,惟有二線放債人延長其貸款期,或蓄意延長其還款期以賺取更多利息,亦有其他財仔詢問他是否需要再次借貸,令其過度借貸問題再為惡化。最後欠債20萬元,由父親透過樓按加按借款20萬元為其償還欠款。

消委會建議,政府設立獨立監管放債人的監管機構,專責監管有關行業,放債人發牌要求亦要對申請人有資本的要求,目前借貸廣告五花八門,放款人對利率的手法各有不同,利率範圍甚大,消費者難作參考,建議如銀行般要顯示實際年利率,目前借貸利率最高年利率不超過60厘的水平太高,建議最高應不超過48厘。而在廣告上亦要有所約束,如台灣限制借貸廣告不可以特別針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