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1 00:00
涼言天賜 劉天賜
割席
最近常常聽見「割席」一詞,有人用「蓆」,有人用「席」。這兩字相通,都解釋為「坐着用的草席」。三國時代,中國尚未用木椅、木凳等坐具,地上打掃後,鋪了一張草席供坐於其上,以隔開直接與泥土接觸。
「割席」的意思,便是「與別人劃清界線」,斷絕了關係,之後互不相關,你行你的陽關路,我走我的獨木橋!
來自《世說新語》,記述三國時代有兩位聞人:管寧和華歆。
某次,他們都在田裏工作,管寧發現地下有閃閃亮的金子。可是他並不在意,不見到,也不貪心拾起。唯華歆則口水大流了,貪婪之情溢於言表。又一次,兩人同坐於一席讀書,聞門外大富大貴的人車馬經過。古時,必鳴鑼響道,製造聲勢,華歆則馬上離座,跑去看熱鬧了。回來時,只見 ...
(節錄)全文共6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