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9-09-18 05:00

姚遠

利率市場化 完善中國貨幣體系

放大圖片

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宣布,將銀行貸款利率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掛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及推動統一兩個利率,以進一步完善中國貨幣體系。

利率分離阻政策傳導

中國的利率和銀行的存貸款利率,分別為兩個獨立的利率。前者由貨幣市場利率及長期債券收益率組成,走勢與市場掛鈎,亦會受到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及政策所影響;而後者是根據官方存貸款利率制定,受到嚴格的監管。雖然在實際情況下,銀行的確能調整利率,但這些調整太小,一般為基準利率的0.9倍至1.3倍不等,不足以充分反映借款人的風險水平。

中國政府一直努力降低融資成本,但銀行貸款定價與市場利率分離,卻阻礙貨幣政策傳導。儘管利率雙軌制有助中國從以數量為基礎的貨幣體系,過渡至以價格為基礎,但統一兩個利率才能真正完善貨幣體系。

中期借貸便利作用微

雖然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及增加中期借貸便利(MLF)已有助降低市場利率,令1年期AAA級公司債孳息率從去年的5%以上降低至約3%,但由於基準利率沒有下調,平均銀行貸款利率變化不大,維持介乎5.6%至5.9%,因此,銀行借款人獲得的寬減極為有限。那麼統一兩個利率將如何解決上述問題?

首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與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掛鈎,尤其是中期借貸便利的利率,將為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成為實際上的政策利率的第一步。合資格的銀行將每月提交一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反映負債成本、信用利差溢價及市場供求情況。

其次,新體制的報價銀行數量由原來的10家增至18家。有別於以大型銀行為主的舊體制,新體制納入4家城市及農村銀行、兩家外資銀行和兩家民營銀行。由於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根據該18個報價,在剔除最高和最低報價後計算出的簡單平均值,新體制應更能代表各大小銀行的貸款定價。

另外,央行揚言要嚴格監督新的報價機制,如銀行之間預設貸款利率下限將受到處分,而銀行執行新機制的情況亦將被納入其評估體系評核。

新體制助提高透明度

成功推行新體制應讓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更能反映市場和銀行放貸情況,成為更具代表性的貨幣指標。新機制讓市場關注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以及每月第20天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報價,從而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

因此,我們預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在未來幾個月會逐漸下調。在數周前的第一次利率調整中,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僅下降6個基點至4.25厘,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的差距還是很大。如果央行希望加快統一兩個利率,日後可能必須降低中期借貸便利的利率。

整體而言,成功推行新體制將有效令銀行貸款利率市場化,並對銀行的信貸定價,以及人行貨幣政策操作產生深遠影響。然而,在考慮到銀行間的存款競爭激烈,將銀行的存款利率市場化,以及完善體制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我們預期中國政府推行政策將採取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