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4 00:00
教研陣地 伍漢強
只要不投降 便是成功(上)
聰慧過人的讀者會否留意我們的社會、文化都是被建構出來的,甚至我們內心的價值觀、態度也是同樣被建構?舉數個例子,春秋時代的屈原,直至現今都被其故鄉民眾以鬼視之、祭之,其愛國形象於秦漢時才漸漸被建構及渲染。清末被殺的秋瑾,其義士形象只是在民國才被建構出來。孫中山年輕時拆毁廟宇神像之手只是以訛傳訛,子虛烏有的想像,直至現在也未能被證實。諸如某些教育概念同樣地受不同社會及文化元素影響而呈現,如我們將那些教育觀念重新於此類建構框架上檢視,不難發現會有着不同的體會。
對教育理念的反思
年初周星馳導演的《新喜劇之王》上映後,被多方人士討論,可是大眾似乎忽略其對教育理念的反思,筆者於此嘗試作簡要說明,敬希各方 ...
(節錄)全文共9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