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 2019-08-09 05:00
黃瑞麒
上海證券交易所於7月下旬舉行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被視為中國的「納斯特」的科創板,標誌着中國金融市場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這究竟對投資者帶來什麼啟示?
交易所存在低效問題
顧名思義,科創板將會專注於高科技和創新的企業,包括新一代訊息科技、生物科技、先進設備和新材料開發的企業。一直以來,中國的股票市場由舊經濟行業如金融、基建、能源等主導,當局希望科創板能為新興的行業,開拓出全新的融資渠道。
科創板的面世,將為中國的金融市場帶來一番新氣象。目前,中國A股由上海及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組成,企業可以選擇於主板(上海和深圳)、中小企業板(深圳)或創業板(深圳)上市。然而基於歷史問題,三者都面對某程度的低效率問題。
首次公開招股要求嚴
IPO流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目前,所有A股IPO都須要通過中國當局的監管審批,而非成熟市場經常採用的標準註冊流程。這意味着哪些公司可以上市、何時才可上市,都是監管機構決定。在2018年當市場走勢疲弱時,幾乎所有IPO受到了由上而來的壓力,被暫停上市程序,以防止為市場帶來更大的壓力。
而且在盈利能力和公司結構方面,A股普遍也面對嚴格的要求,甚至比香港和美國更為嚴格。例如,像美國預託證券(ADR)般透過營運實體(即VIE公司)的方式,在A股市場多數不獲允許。此外,中國A股的IPO市場以散戶投資者主導,往往佔IPO零售配售的90%。為了保障散戶免受重大損失,首次公開招股具有不明文的估值上限,市盈率不能超過23倍。
為互聯網股回歸鋪路
然而,科創板的出現,將可補足上述的不足,包括改良的上市標準、IPO定價機制、投資者資格和退市規則等。這些新規則多數從美國、香港和新加坡等成熟的證交所中取經,冀能改善A股市場長久以來的低效率和市場扭曲問題,例如放棄對企業盈利能力的最低要求,有利一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生意盈利化的企業。同時,科創板亦允許同股不同權機制,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回歸內地上市鋪路;科創板也鼓勵定價機制由市場自行主導,從而提升投資者的投資紀律。
從短期來看,科創板對市場或許不會帶來太大影響。然而,科創板不只是科技企業融資的嶄新場地,更有望改善A股市場目前存在的低效率和扭曲問題,並幫助中國建立一個更加市場化、更加成熟而開放的股票市場機制,長遠而言將吸引到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
若然科創板運作得以成功,其他內地的證券交易所亦能跟隨其步伐,改革上市法規,這對整個中國的金融市場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