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9-07-31 05:00

譚家駿

中美衝突難解 創新企業可低吸

放大圖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後,同意重新恢復貿易談判,中美官員通過數次電話溝通後,終於在本周進行5月貿談破裂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值得留意的是,自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已經對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即相當於去年自中國進口額的一半徵收關稅;同一時間,中國亦對美國約1100億美元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相信此時已不會再有人奢想雙方的貿易衝突可以於短時間之內解決。

事實上,中美之間非只貿易糾紛,更是源於雙方意識形態之爭,中美皆有各自的盤根錯節的利益瓜葛,以及難以逾越的底線,令短期內有協議的難度不低。

雖然中國已經低調處理其「中國製造2025」計劃,但政府必然會繼續重點投資於科技、自動化、新能源及其他戰略性產業,意味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爭拗難以平息,而華為事件就正正是近期的明顯例子。

貿戰拋售造就低吸機會

儘管中美貿戰為市場帶來不明朗因素及負面影響,我們相信管理良好的公司仍可適應轉變並繼續脫穎而出。

舉例而言,一家公司成功避過美國關稅的影響,因此,在中美貿易憂慮導致中國股票被無差別拋售之際,我們亦適當地增加了這家公司的A股持股。

這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商之一,已承諾投資數以百萬元計的資金,在美國設立廠房及設備,相信可提升在美國的產量和為當地帶來數以千計的就業職位。

其美國子公司由於文化差異及缺乏經驗的關係,成立初期營運其實並不理想,但通過員工培訓、增加生產力等的措施,子公司已在2017年錄得盈利。我們認為,公司位於美國的生產線有助其吸引北美市場客戶,特別是在汽車售後市場方面,公司可就客戶定單作出更快速的應變。

如美國這樣的海外市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中國本土汽車市場已經開始成熟,反而海外市場目前僅佔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一,對盈利的重要性相信會愈來愈大,公司本身亦在歐洲進行類似的擴張計劃,我們預期公司具競爭力的產品可繼續在國際車廠中爭取更多定單。

選創新企業避貿戰

另一家公司亦是積極布局海外,並取得巨大成功。這家化學產品生產商的管理層往績穩健,公司生產的產品技術門檻高,而且前些年曾經收購一間匈牙利的同業,去年將其併表後公司已成為該類別產品全球最大的生產商,我們相信精化產品的增長前景龐大,公司可望受惠於良好往績和持續推出的新產品。

總括而言,從長遠角度來看,上述兩家公司只受到貿易戰的輕微影響,持續研發及創新產品才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關鍵,有助公司適應競爭環境及抵禦宏觀不明朗因素。